從美國國內情況看,美國社會對敘利亞戰爭的看法同美國政策層存在較大差異。2017年一份民調顯示,只有17%的美國公眾認為美國應該在敘保留軍事力量。特朗普撤軍的舉動意在回饋民意,踐行競選承諾。與此同時,特朗普目前面臨“通俄門”調查等事件帶來的巨大壓力,從敘撤軍或可轉移美國國內的注意力。另外,未來兩年特朗普將面臨一個民主黨控制下的國會眾議院,推行國內的各項政治議程將面臨更大阻礙,因此他需要在國際事務上發力,給自己加分,為2020年連任做準備。
從國際環境角度來看,美國撤軍也有著同其傳統北約盟友土耳其修復關係的考慮。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撤軍決定出爐時間“相當微妙”,美土兩國在這一段時期進行了頻繁、密切的互動。12月14日,特朗普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通話,就敘局勢等問題交換意見,就敘東北部的庫爾德武裝問題達成某種“政治默契”。18日,美國國務院批准了土耳其購買價值35億美元的美國“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協議,給多年的爭論畫上句號。在關於土耳其引渡宗教人士、未遂政變主謀居倫以及“卡舒吉事件”等困擾美土關係的問題上,兩國也展現出較以往相對“開放”的態度,這都離不開美國在敘利亞作出的妥協。
大國勢力重新洗牌
美國撤軍倘若成行,必將對敘利亞戰場格局,乃至未來的和平進程產生重大深遠的影響。由於敘戰事代理人戰爭的本質特性,美國離開後的權力真空將由俄土伊等區域大國填補。在這一過程中,各相關方必然產生利益糾紛和戰略矛盾,俄土伊之間的潛在問題也將浮出水面,特別是美國同土耳其走近必將嚴重衝擊俄土伊在敘利亞問題上的階段性利益組合,三國“抱團取暖”的態勢或將分化瓦解,甚至不複存在。
敘境內庫爾德武裝將美國撤軍視為“在庫爾德人背後捅了一刀”,等於為土耳其發動對庫爾德武裝的軍事行動開綠燈。20日,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表示,一旦時機成熟,土軍將開進曼比季和幼發拉底河東岸,埋葬那裡的庫爾德武裝。由於面臨生存的威脅,失去美國這個靠山,庫爾德武裝很可能主動同巴沙爾政府及俄羅斯進行接觸,暫時放棄獨立建國的政治訴求,調整在敘北部地區進行自治的模式,將自身安全放在首位,放棄產油區的一些經濟利益。而俄羅斯“接盤”後將同土耳其的利益形成“對衝”,原先的土美矛盾直接演化為土俄矛盾。土耳其或將鼓動其控制下的敘反對派勢力抗拒以巴沙爾政府為主導的政治安排,敘利亞政治解決和重建進程將面臨長期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因素。
另一方面,美國撤軍客觀上大大減少了伊朗拓展地區影響力的障礙,伊朗將進一步深化同敘政府的全方位合作,加強在敘境內的軍事存在,對以色列構成嚴重威脅。而長期以來,俄羅斯同以色列保持低調合作的微妙關係。以色列沒有追隨美國對俄施加制裁,俄羅斯也對以色列對敘境內目標的空襲行動保持緘默。基於此,俄羅斯也將面臨戰略選擇的難題。
來源:中國國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