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紀斌:以中華文化凝聚統一的精神合力
http://www.crntt.hk   2023-11-13 00:32:33
會議現場(中評社 陸文煜攝)
 
  紀斌談到,中華文明的連續性,打下了大一統的人心根基。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絕且以國家形態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從盤古開天辟地到堯、舜、禹,從夏、商、周到春秋戰國,從秦漢大一統到後來列朝列代政權更迭,其間雖歷經風雨、分分合合,但中華文明道統、文脈和價值一直沒有中斷。自強不息的決心意志、深厚的家國情懷與深沉的歷史意識成為中華民族歷經千難萬險而不斷復興的精神支撐。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換,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發展道路是中國人的信念。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的家裡事,當然也應該由家裡人商量著辦。

  紀斌續指,中華文明的創新性,是豐富和平統一實踐的不竭動力。中華民族始終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斷創造自己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體現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華智慧,既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又有利於統一後台灣長治久安。兩岸雙方應該本著對民族、對後世負責的態度,凝聚智慧,發揮創意,聚同化異,爭取早日解決政治對立,實現台海持久和平,達成國家統一願景。

  紀斌表示,中華文明的統一性,決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中華文明長期的大一統傳統,形成了中華民族“向內凝聚”的統一性追求。國家統一是福、國家分裂為禍始終是中華民族的主流價值觀。台灣同胞崇敬祖先、愛土愛鄉、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具有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統一後,兩岸同胞可以彌合因長期沒有統一造成的隔閡,增進一家人的同胞感情,發揮各自優勢、實現互利互補,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攜手共謀發展,共促中華民族繁榮昌盛,共享民族復興偉大榮光。

  紀斌提到,中華文明的包容性,體現在求同存異,平等相待的精神上,是實現高質量統一的內在保障。中華文化認同超越地域鄉土、血緣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內部差異極大的廣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北大蔡先生提倡兼容並包、包容中創新的學術態度,以李大釗、陳獨秀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在中國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推動中華文明進入現代。儘管海峽兩岸分隔已過70年,島內“台獨”勢力處心積慮搞“去中國化”,中華文化依然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這離不開把中華文化作為精神紐帶,大力開展文化交流,這離不開把中華文化認同作為精神核心,構築兩岸命運共同體。統一後,兩岸同胞共同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台灣地域文化一定會在中華文化根脈的滋養中更加枝繁葉茂、煥發光彩。包容而沒有排他性,決定了我們的文明的和平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