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協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http://www.crntt.hk   2022-08-26 08:37:33
  中評社北京8月26日電/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其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等作了全面規劃,推動大灣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本期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邀請專家探討。
  
  主持人:本報理論部主任、研究員 徐向梅
  
  灣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主持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經歷了哪些重要階段,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朱偉(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是粵港澳三地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2017年《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署,標誌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式啟動。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2019年、2020年、2021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相繼出台並落地實施,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2021年大灣區經濟總量約12.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增長約2.4萬億元人民幣;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超6萬家,比2017年增加2萬多家。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軟硬聯通”助推大灣區市場一體化。一方面,基礎設施“硬聯通”穩步推進。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港澳進一步融入全國交通網絡。南沙大橋開通運行,深中通道加快建設,跨珠江口通道已建成5條,在建4條。“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持續推進,大灣區鐵路運營里程2492公里,規劃到2035年,主要城市間將實現1小時通達。世界級機場群港口群加快形成,機場群旅客吞吐能力超過2.2億人次,港口集裝箱年通過能力約8500萬標箱,均居世界四大灣區第一位。另一方面,規則機制“軟聯通”不斷突破。跨境通關更加便捷,蓮塘口岸、新橫琴口岸、青茂口岸相繼開通,“一地兩檢”“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等便利通關模式實施,三分之二的出入境旅客通過自助方式通關,基本實現排隊不超過30分鐘;三地物流更加高效,粵港、粵澳海關“跨境一鎖”便利貨車快速通關模式擴大到整個大灣區,依托“單一窗口”實現粵澳貨物“一單兩報”,通關時間大幅壓縮。資金跨境流動更加便捷,深交所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落地實施,廣州期貨交易所掛牌運作,“深港通”“跨境理財通”、債券通“南向通”等便利措施出台實施。
  
  協同創新驅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一是建成了一批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創新載體。以建設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重點,推動創新載體沿廣深港、廣珠澳“兩廊”和深圳河套、珠海橫琴“兩點”布局。中國散裂中子源投入運行並向港澳地區用戶開放,惠州強流重離子加速器和加速器驅動嬗變裝置加快建設;高水平實驗室體系不斷優化,10家廣東省實驗室、2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運行良好,集聚了一大批港澳科研機構和科學家。二是創新要素跨境流動更加暢通。支持港澳高校和科研機構參與廣東省財政科技計劃,省、市科研項目財政資金跨境撥付超3.7億元,惠及10餘所港澳高校和科研機構。三是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更加高效。深入推進10個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1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探索形成“港澳高校—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轉化”的科技產業協同發展模式。
  
  民生融通賦能高品質生活共同家園建設。一方面,更多港澳青年來粵就業創業。全面取消港澳人員在粵就業許可,港澳居民可同等享受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和服務。創業方面,“1+12+N”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體系已累計孵化港澳項目2800多個、吸納港澳青年就業4100餘人。另一方面,港澳居民來粵生活更加便利。港澳居民及隨遷子女可同等享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以及參加中高考。“港澳藥械通”試點實施,大灣區內地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可按規定使用已在港澳上市的藥品和醫療器械。“灣區社保通”政策落地,截至2021年年底,港澳居民在粵參加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累計達27.92萬人次。
  
  平台建設引領粵港澳深度融合發展。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主線,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創新粵澳雙方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體制,個人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地實施。截至今年6月底,合作區有澳資企業4900多家,註冊資本1400多億元。聚焦與香港現代服務業合作,統籌推進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物理擴區”和“政策擴區”,編制完成前海合作區新一輪總體發展規劃。截至今年5月底,前海註冊港資企業9643家,註冊資本1000萬美元以上港企達4117家。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功能日益完善,今年上半年新設立企業10825家,新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7個(累計230個)。
  
  新發展階段,大灣區建設又有了新的重大使命。下一步,將著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以及橫琴、前海、南沙三個重大合作平台建設,持續釋放戰略叠加效應和強大驅動效應。一是依托深港河套等重大創新載體,探索完善聯通港澳、接軌國際的科技創新管理機制,打造世界級創新平台。二是加快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數字灣區”,以“灣區通”工程為抓手推進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促進深度融合發展。三是加強重大合作平台建設,並推動佛山三龍灣等一批特色合作平台建設,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科技協同創新取得明顯成效
  
  主持人:作為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的先行區,粵港澳大灣區在科技協同創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盧偉(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區域開放室主任、研究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多來,科技協同創新步伐不斷加快,正加速打造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科技研發與產業創新方面,已建成運營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推動“從0到1”的原始創新突破。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與騰訊、香港中文大學、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澳門科技大學在前海共同發起成立“科創中國”大灣區聯合體,推動建立大灣區產學研融一體化合作平台。目前,前海已建設各類創新載體100餘家,布局區塊鏈、細胞與基因(含生物育種)、深地深海等未來產業。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協同創新聯盟、半導體裝備及零部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先進製造業產業聯盟等產業創新聯盟先後成立,“大疆無人機”“雲洲無人船”等合作項目成功落地。
  
  創新要素流動和平台建設方面,廣東省完善省財政科研資金過境港澳使用管理制度,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重大項目已向港澳開放。廣東省加快向港澳開放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國家超算廣州中心港澳網絡專線已服務港澳地區用戶超200家。16類港澳專業人士在前海僅需備案即可執業,GoGBA(灣區經貿通)一站式平台啟用,大灣區標準創新聯盟成立,南沙出台港澳專業人才在內地申報職稱規範性文件,橫琴啟動全國首個“企業專屬網頁+港澳建築工程領域跨境備案”系統,一系列體制機制創新使得大灣區要素流通更加高效。目前已全面啟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協同港澳布局建設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等創新平台,建成34家國家級、71家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推動27家高水平創新研究院、277家新型研發機構以及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工程技術中心成體系建設。
  
  新興產業發展方面,2021年,大灣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5.7萬家,專利授權量達78萬件。三年多來,珠三角9市實際利用外資超4650億元,新增港澳台資企業近2.6萬家。截至今年5月底,圍繞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現代金融產業四大產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新增澳資企業511家,總數達4867家,科技型企業超10000家,2021年底登記就業的澳門居民同比增長114%;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實際使用港資18.74億美元,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已簽約入駐金融機構184家,其中港資和外資近30%,2021年前海合作區在地港資企業數量同比增長156%,實際使用港資同比增長33%,占前海實際使用外資的93.8%;南沙已落戶港澳企業3000餘家,涵蓋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行業。
  
  未來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協同,一是強化粵港澳科技聯合創新。聯合組織實施一批科技創新項目,深化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領域的技術攻關,推動華南(廣州)技術轉移中心、香港科技大學科創成果內地轉移轉化總部基地、澳門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產學研示範基地、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等項目建設。二是共同培育打造重大科技創新走廊和平台。高水平建設廣深港、廣珠澳科創走廊,高標準共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推進南沙、光明、橫琴、鬆山湖、中山科學城和新田科技城建設,在珠西地區謀劃建設粵港澳先進製造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基地,加快構建集技術交易、創業創新、科技金融等於一體的線上線下聯動平台、聯合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創新成果產業對接平台。三是推動科技創新要素高效流動。聯合港澳探索有利於推進新技術新產業發展的法律規則和國際經貿規則,完善財政科研項目資金跨境使用的審計規程和管理流程。聯合組建高科技風險投資公司和創業投資擔保機構,設立專項合作引導基金等新型科技金融產品,支持港澳相關基金參與創新型科技企業融資。支持粵港澳相關高校、科研機構在確保數據安全前提下,實現科學研究數據互聯互通。四是加大對科技協同創新的政策支持力度。針對三地聯合開展的前沿關鍵核心技術研發、重大產業化項目應用與建設提高獎勵水平,對“專精特新”重點科創企業,在主營業務收入、研發投入、融資額等方面設置靈活梯度,研究出台多重支持政策。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