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小米造車 勝算幾何
http://www.crntt.hk   2021-04-02 11:48:08
 
  要看到,汽車是一個資金、技術和人才密集的重資產、長周期、高壁壘行業。一款車從產品定義到量產,最少也要3年至5年,而要真正盈利,更是遙遙無期。期間,“燒錢”是任何玩家都難以回避的現實。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曾說,“沒有200億不要造汽車”,但後來蔚來汽車“燒錢”的速度,還是遠超出人們預期。2016年以來,蔚來累計淨虧損約337億元,至今未能盈利。恒大汽車稱,自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以來,累計投入已經達到437億元,但至今一輛車未交付。難怪有人感嘆,“造車就是一個‘燒錢’的無底洞”。

  當然,相比於那些“啥都沒有,靠PPT拿錢”的公司,小米要強不少。按照雷軍的說法,“虧得起”。不過,此次小米宣稱的首期投資100億元人民幣,未來10年的100億美元,對於汽車行業來說,其實也不算多。要知道,比其“富有”的韓國三星也曾造車,但最終知難而退;而像戴森那樣的科技公司,砸了上百億元,就舉手認輸的故事並不鮮見。

  問題關鍵還在於,小米還有天生的短板,這就是品牌力不足。要知道,小米是以走性價比路線起家的。在小米產品的發布會中,常有這樣一個環節:對比競品。熟悉的人都知道,小米一定會做到“同樣的價格,配置更高”,或者“同樣的配置,價格更低”,這也是小米之所以深得米粉信賴的重要原因。然而,性價比在不少消費者心中又常常是低端產品的標簽,小米智能產品的品牌溢價能力並不高。

  不可否認,目前小米智能產品銷量已躍居行業前列,但其在品牌價值上似乎還難以比肩蘋果,甚至三星、華為等。而汽車是一個不僅極度看重規模,更注重品牌的產業。沒有強大的品牌溢價能力,就很難像特斯拉一樣提供向下俯衝、覆蓋更為廣闊市場的強大勢能,也就談不上真正的市場競爭力。因此,小米造車還將是一場提升品牌力的攻堅戰和持久戰。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