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張亞中籲吳敦義:應依制度提供初選舞台
http://www.crntt.hk   2019-04-11 14:03:25
張亞中。(中評社 資料照)
張亞中的競選文宣。(照片:張亞中辦公室提供)
  中評社台北4月11日電/爭取中國國民黨2020大選提名的孫文學校總校長、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今天發表致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及黨員同志的第二封信表示,在初選的過程中,國民黨上下已經陷入了集體焦慮。愈是焦慮,愈需要智慧,佛教提出的“四依止”,或可供我們參考,即“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他強調,黨中央的責任,應在依據制度,提供一個初選的舞台,讓所有有志之士都能申述自己的理念、抱負、情懷與主張。團結在理念下,以“成功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大格局,國民黨才有機會贏得2020年的大選,也才真能為國家帶來真正的改變,為人民創造需要的幸福。

  以下為張亞中第二封信公開信全文:

  第二封信:本黨應有的“四依止”

  在初選的過程中,本黨上下已經陷入了集體焦慮。因為不想再承受民進黨繼續執政的倒行逆施,本黨同志希望能夠派出最強的候選人參選,這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何謂最強?如何找尋最強?面對未知、不確定且無常的未來,以及今日之是可能為明日之非的情境,本黨又應如何自處?

  愈是焦慮,愈需要智慧。在面對困惑時,佛教提出的“四依止”,或可供我們參考。“四依止”即“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依法不依人”,一般所認知的法,指的是制度,核心的內涵是道理。人不只自己可能變,環境也可能讓人改變,所有參選人亦然。因此人不足以為依,因為人的思想、見解互異,依人不如依制度,依制度不如依道理。面對本黨要初選或要徵召的問題,不應只依黨主席,或只依某些人的看法,而應依憑有規可循的制度。除非現有的制度已沒有了道理,否則既是制度,當然就應該遵守。

  “依智不依識”,智代表智慧、覺醒;識代表知識、常識,知識、常識是可能有偏差的。本黨對本黨及國家今日真正問題之所在有無覺醒?本黨同志對各參選人的理念政策有無足夠的智慧來判別?還是人云亦云,跟著名嘴走,憑著感覺走、順著民調走?黨員們應從參選人過去的思想、所作所為、現有的主張、未來的可能來取捨參選人;黨中央的工作則應多提供機會,讓黨員能夠深刻認識參選人對本黨缺失、參選理念政策、如何勝選,從而得以徹底了解本黨及台灣問題之所在。不求甚解的打混仗難有持續戰力,無法感召非本黨選民,對國家未來發展更無意義。本黨初選制度應承載讓本黨覺醒、選民覺醒的重任,選民如不覺醒,無論選舉結果為何,台灣都難以改變目前的困局。

  “依義不依語”:語言文字是用來詮釋真理的工具,而非真理的本體。眾人均認為,為了贏得選舉,本黨應該推出最強的候選人,但是何謂“最強”?有人認為,能夠贏得選舉就是最強的人。但在我來看,一人力量不足持,只有有理念、有論述、講道理,有人願犧牲自我、放下我執,這個團體才會最強,也才能贏得選舉。如果本黨的候選人只是靠個人魅力或個人的山頭團體,而沒有政策理念及論述為方向,為依託,本黨不可能形成最強的競選團隊。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是指究竟的真理,“不了義”只不過是方便的法門而已。用手指引人去看月亮,但大家若僅見手而不去看月亮,這就是“不了義”。選舉如手,月亮是人民的幸福。所謂“沒有贏得選舉都是假的”這句話只是從權力的角度為真,但並不表示選舉結果必然為人民帶來幸福。因此,“憑藉什麼贏得選舉”、“勝選後會有什麼改變”更為重要。希望本黨的候選人是帶著理念、論述、價值、政策,並承諾當選後必然落實政策的人。而本黨的黨員在初選時,即應以此為投票的依據。

  黨中央的責任,應在依據制度,提供一個初選的舞台,讓所有有志之士都能申述自己的理念、抱負、情懷與主張。團結在理念下,以“成功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大格局,本黨才有機會贏得2020年的大選,也才真能為國家帶來真正的改變,為人民創造需要的幸福。

  本黨“總統”參選人張亞中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