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肖耿(中評社 盧哲攝) |
中評社香港4月23日電(記者 盧哲)由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辦、紫荊雜誌社協辦的“香港中國學術紫荊論壇2024:邁向新質生產力驅動的中國經濟”22日在香港舉行。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肖耿在論壇發表題為《新質生產力與金融強國:挑戰與機遇》的演講。肖耿在談到香港的貨幣體系創新時表示,香港目前實行的貨幣體系是港幣與美元掛鈎的聯繫匯率制度,這一體系在過去為香港及國家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並且在未來仍將持續發揮重要作用。但美元與人民幣之間的匯率存在嚴重的扭曲。這種扭曲並非市場經濟規律所致,而是地緣政治的結果。為了避免這種扭曲對整個國家造成重大負面影響,肖耿建議香港應當發展第二港幣,也就是與人民幣掛鈎的港幣。在數字金融技術的框架下,這種新型貨幣的將為實體經濟提供更為便捷、安全、全面的服務。
肖耿在演講中表示,新質生產力的本質,應該是指能夠駕馭新的國際地緣競爭和新的技術革命的生產力,目的是在大國競爭中能夠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我理解國家目前特別重視新質生產力的背後有兩個推動力:一是新的地緣政治競爭環境,二是新的技術創新浪潮,包括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這兩個推動力來勢汹汹,充滿不確定性,對我國的國家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形成嚴峻挑戰,必須以舉國之力有效應對。”
肖耿說,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是探索並創建能夠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係。落腳點在如何加強我們的國家治理,尤其是金融領域的治理。需要強調的是,所謂的高質量國家金融能力,是超出了傳統的宏觀調控的範疇。傳統的宏觀調控是短期的,它是在經濟金融治理及國際地緣政治環境比較穩定的情況下,針對商業周期的調控。“在當前,國家提出新質生產力,我認為很大程度上是在從大國競爭的緯度考慮,包括如何應對高度不確定的中美關係,講得嚴重一點,包括貿易戰、技術戰、貨幣金融戰等,也包括如何構建金融強國和國際經濟金融新秩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等軟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