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家春答中評:從余村看百姓發展的向心力
http://www.crntt.hk   2023-06-30 00:44:16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張家春(中評社 盧哲攝)
  中評社湖州6月30日電(記者 盧哲)在浙江湖州參加第九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的部分兩岸學者29日前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參訪。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張家春對中評社記者表示,余村的發展令人敬佩,近年看到大陸翻天覆地的發展變化,感受到國家獨特的優勢和老百姓建設國家的向心力,是世界的典範。

  余村好山好水好空氣,遊客如織。但在20多年前,這裡曾因大量開採石礦,山體滿目瘡痍,污水橫流,是遠近聞名的“污染村”。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余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在“兩山”理念的引領下,余村找准了鄉村發展的定位,找到一條高質量綠色發展之道。

  在介紹余村發展歷程的展覽館,數十個展板記錄著“污染村”變為“綠水青山”的發展史。張家春在觀看過程中不住感歎,他對中評社記者說,自己在大陸很多地方看到了類似的示範村,都是很富裕的農村。“我覺得這是這幾年我在大陸看到的非常深刻印象的一點,包括外國人到這邊都覺得很感佩,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翻天覆地的改變,我想這是非常好的領導才可能做得到的。”

  張家春說,可以看到,大陸在發展中能夠很快推動整合規劃,能夠用到很好的學者專家來引領做好規劃,整合也發揮了黨的力量、組織。“我覺得這是其他國家做不到的,也看不到的。”張家春感慨,“當然還有我們的老百姓有一個真的向心力,願意把我們國家一起建設起來。這樣子的一個力量,我覺得別的國家是看不到的,會羨慕的。我覺得我們社會主義真的做到以這個為樣式,全世界的典範。”

  張家春認為,在未來兩岸融合發展中,相關的技術、觀念等各方面的交流學習是有幫助的。“當然台灣還要慢慢學習,因為制度原因,運行模式不一樣,可能會要經過非常長的磨合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