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2月22日記者會全文
http://www.crntt.hk   2022-02-23 00:19:48
 
 
  所以暫時的想法——我只能說是暫時的想法,因為曾局長仍在細化方案,我們都聽取內地專家對我們這套“全民強制檢測”有何意見——暫時不是配以一個完全禁止外出的“禁足”;其實亦不現實,因為我相信單單要外出做檢疫的工作人員,每日數以10萬計,這些人也要外出,要不然誰來進行這麼多有關檢疫的工作呢?但詳細安排,我相信曾局長在完善方案後會向大家交代,因為須參與這個檢測的是全港市民。謝謝。
 
  記者:你好,首先想問剛才特首提到內地或本港的一些商家都捐了不同物資,有錢亦有藥。其實到目前為止,政府收到多少這些可動員資源?之後如何分配?如何才能真正落到市民手上使用?跟內地專家的對接工作方面,剛剛聽到可能需要一批內地專家或檢測人員來港幫助,有否預計大概涉及多少人員?何時可以到港?而另外一些社區隔離設施或臨時醫院,因為會涉及多個單位,亦需要一些人員協助,有否預計要多少人手才足夠?另外,全民檢測方面,因為現時沒有“禁足令”配合,剛才都提到可能會有一些風險,但覺得“禁足令”可能不是一個現實的做法,其實中央有否建議過特區政府“封城”?政府有否考慮過這個方案?是否覺得不適合?另外提到全民檢測時,私營企業員工可能也要上班。員工不能上班時,其實會否視為無薪假或病假?如何處理?這些問題稍後會否交代?謝謝。
 
  行政長官:正如你所說,是稍後交代,很多細化問題也是稍後請曾國衞局長交代,我盡量按著我剛才所說的作一些回應。
 
  第一,我剛才提到商界一呼百應,亦提出了很多參與抗疫的工作。基本上,我們不接收捐款,亦不接收物資,我們只是配套、配對。最好商界無論是捐物資或捐金錢,可以自行尋找非政府機構、慈善團體或自己的義工去做這些工作,因為我們已經有如此多工作要做,如果還要管理捐助和派發的事宜,這真的不是優先要做。我很感激商界做這些事,但請他們多走一步,自行考慮究竟他想捐一千萬元去做甚麼,譬如想買快速抗原測試就去買,現時市場並不缺乏;購入後想派發給弱勢社群,就去找非政府機構協助派發,所以我們對於商界的捐贈是這個立場,但如果他真的想我們協助配對,我們都願意,特首辦主任陳國基先生負責統籌配對事宜,不過最好還是不用做這麼多配對。
 
  第二,現時已有兩批內地專家來港,一批是公共衞生專家,我們昨天已經公布他們很願意多留幾天,幫助衞生防護中心分析疫情的變化趨勢,因為他們實在是很富經驗、是國家級專家,所以我亦會爭取在這星期跟他們見面,了解他們如何看待香港疫情;第二批遲幾天抵港的是醫治專家,他們主要視察的是醫管局設施,看看現時治療方面情況。我留意到其中一位專家給了一些意見,其中有一件事很好——我留意到剛才醫管局的劉醫生亦有按照專家意見——專家建議每天的記者招待會應該多說一點關於重症或死亡個案的性質為何,不要只說一個數字,因為市民會害怕,亦不應只說年齡的range,如由十多歲到九十多歲,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多少歲,為何不能說清楚?今天就能說清楚多點,即是有一個很年輕,四、五十歲的,醫管局說其實這個人由院舍入院,是臥床、有病,於是市民就不會太擔心,以為很容易患上重症。你想像一下,現在有如此多個案,如果是重症,一定已經召喚了救護車送院,但剛才我給予大家的數字,今天在醫院,無論嚴重或危殆的個案,是49宗——在數以萬計的感染者中,佔49宗。這位治療專家說,除了懂得醫治別人,也要懂得告訴市民,究竟現正在醫治甚麼病人,或有甚麼病人醫治不了。這些意見非常好,我們一定會盡量汲取專家在內地如此豐富的經驗以管理好這場疫情。第三類未必是專家層次,是採樣員,即可能受過一些醫護訓練去做採樣員,因為我們真的不夠採樣員去做這麼多事。第四類是實驗室技術員,或香港稱為醫療化驗所人員。不同專業技術的人,只要香港提出,中央都很願意配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