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越是艱難時刻,中美人文交流越是重要
http://www.crntt.hk   2020-08-21 11:22:36
  中評社北京8月21日電/據新華社報道,3月20日,身為被美方變相驅逐的中國駐美記者之一,我乘坐CA982航班抵達北京,兩年零三個月駐美任期“非正式結束”。因美方急迫地要求限期離境,我的離任之路顯得有些倉促和狼狽。

  我常駐地是美國的政治中心華盛頓。有人說,這座城市的節奏由“政治時鐘”設定。不過,我在自己所主要從事的人文領域報道中親身感受到,除了政治,這座城市還有著多樣面貌,它和美國其他許多地方也都見證了中美之間廣泛的合作。

  兩年多間,我有幸採訪了不少為中美文化交流助力的人。正是這些可愛可敬的人,給我留下最深的感動。

  2018年9月,我與同事赴美國中部艾奧瓦州的艾奧瓦城採訪美國知名華裔女作家聶華苓。那也是在我心中最有分量的一次採訪經歷。

  1967年,聶華苓與丈夫、美國詩人保羅·安格爾共同創辦了“國際寫作計劃”,邀請美國以外的知名作家來從事短期寫作及文化交流,迄今已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1400多名作家和詩人受邀參與過。

  “當年跟保羅創辦這個項目,是為我們的理想——全世界作家的文學交流。我只管做,只要是我喜歡的作家,我就請他來。”聶華苓說。

  她說,改革開放後自己第一次回國,就如願見到了王蒙、冰心、艾青等作家。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帶給他們夫婦的感受太過強烈,讓他們意識到通過“國際寫作計劃”項目邀請中國作家赴美、加強中外文學交流的重要性。

  此後,蕭乾、丁玲、莫言、王安憶、遲子建……這些響亮的名字都曾出現在“國際寫作計劃”項目的名單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