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共享,能否破解電動車治理難題
http://www.crntt.hk   2020-06-09 10:40:36
  中評社北京6月9日電/據工人日報報道,在很多地方,一些超標、有安全隱患的電動自行車出沒於大街小巷,令監管部門很是頭疼。據媒體報道,近日,雲南昆明市對轄區共享出行管理提出多項創新措施,通過定期考核、總量控制、“網格化”管理等措施,破解電動車亂象。有業內人士稱,發展共享電動車是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的不錯辦法。

  電動車因操作簡便、速度快、使用靈活,受到不少人的歡迎。特別是在3~10公里的短途出行距離內,電動車的使用非常廣泛。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 年我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有約2.5億輛,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電動自行車擁有量為57.5輛。

  但同時,電動車管理成本高、執法難度大的困局並沒得到有效破解。比如,高樓“飛線”充電常引發火災、電動車與其他車輛存在路權之爭、騎行者資質缺少准入門檻、家庭電動車閑置率高等。

  因此,2019年4月電動車新國標落地執行後,不少城市開始鼓勵發展共享電動自行車。利用共享經濟模式破解電動車亂象,帶來的效果是比較明顯的。比如,共享電動自行車由平台統一換電管理,可要求企業遵照專業的消防安全要求進行倉庫建設與集中充電,減少蓄電環節引發的消防隱患;共享電動車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智能終端采集車輛的位置、軌跡、車速等信息,與交管部門共通共享,實現有關部門對車輛的統一監控與管理,同時減少潛在盜竊和事故隱患。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有政協委員表示,發展共享電單車模式還能創造崗位需求,有利於在後疫情時代保就業。運營共享電動自行車,企業需要配備線下調度運營、維修、充換電等操作人員,而這些工作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就業靈活性強。同時,相關企業在這過程中可以精准吸納建檔貧困人口、失業人口,使其成為助推穩定脫貧、緩解就業壓力的有效手段。

  以開放的心態接受新業態,用新業態的創造力為穩定經濟提供新思路,相關地方和部門不妨借鑒昆明等地的經驗,在審慎監管的同時,積極鼓勵創新,給予共享電動車等新業態發展更多的空間和時間。相信通過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和管理方案,這些措施在推動加快相關行業、產業升級發展的同時,也能發揮新業態就業吸納器的作用。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