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陸戰隊設想的這種“遠征前進基地作戰”模式,雖然規模較小,未採用過多新銳技術裝備,但仍體現出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動向。
在作戰想定方面,美陸戰隊保留了原有的在營級陸戰遠征分隊合成陸海空三栖作戰力量,形成具有海外獨立作戰能力的戰術分隊的部隊建制,增加了對於對抗烈度和作戰時間的關注。在美軍此前的海外干預行動中,陸戰遠征分隊多用於實施海外救援,撤僑和反恐突襲等低烈度作戰任務,對手多為未經過正規軍事訓練、只裝備輕武器的非正規武裝。同時,作戰行動的時間窗口也一般有數天時間。
按照美軍新的作戰想定,美軍人力偵察分隊不僅要對假想敵預先刺探敵情,還需要用海空綜合火力予以壓制,進攻單一機場目標的戰鬥也要耗費1小時時間,並可能產生一定傷亡。上述想定顯示,美軍未來設想的戰術級“奪島”作戰,可能針對的是裝備水平和戰術素養不亞於美軍的對手。考慮到整個戰術演習的時間限定在11小時內,美軍的假想敵顯然具有相當強的快速增援和戰術反擊能力。
在兵力運用方面,美海軍陸戰隊的參演裝備並不特殊,但呈現出裝備運用的新特征。在對目標機場實施突襲前,美軍預先向預定戰場附近派遣了地面偵察分隊,這顯示假想敵的戰場偽裝/隱蔽勤務達到了較高水平,即使依靠美軍較強的空天情報監視平台,也難以準確感知敵情,必須依靠人力手段現場搜集和判斷敵情。而對炮兵、航空兵和海基導彈等系統的綜合利用(如使用“海馬斯”火箭炮在艦艇甲板上實施對地火力支援),則體現出美海軍陸戰隊希望增強火力打擊效能、在連級戰術行動中實現跨軍種協同的意圖。
在目標設定方面,美媒文章評論稱,此次演習的針對地域包括西太平洋海域,而演習地點更是位於日本附近。從演習內容看,美軍設想以兩棲打擊群為作戰單元,跨越大洋直接對前沿海域的島嶼進行奪占控制,並將其鞏固為可供美軍發動下一步海空行動,控制周邊戰區的基地。如果美軍這一戰法演練成熟,就將具有在西太平洋沿海島嶼爭奪戰場主動權的能力。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