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何在?首先,這種行為成本極低。正所謂“吹牛不用打草稿”,今天搞個提案,明天寫篇文章,後天發個聲明,這對於西方政客而言不費吹灰之力,而且這些言行看似出自權威機構,但該國政府又可以出面切割,稱不代表官方主張、不影響一中政策;其次,正如前文所述,“挺台”言論明碼實價、回報不菲,無論對於西方政客,還是對於那些政治公關、掮客而言,都可以賺上一筆,能撈則撈。
特別是在當前局勢下,這些言行的輿論效應很大。一方面,中美關係緊張,西方輿論炒作“新冷戰”、“制度模式之爭”,而台灣正處在兩軍對壘的敏感區域,美歐政客炒熱台灣問題不啻為“應景”之舉;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對外戰略“聯美抗陸”、“親西遠中”,美歐政客喊兩句“挺台”,綠營媒體競相轉載,當局高層頻頻致謝。這事實上也在占台灣的便宜,順便為自己赴台走穴拉高了價碼,何樂而不為?
往深一步想,為何美歐政治勢力也開始玩這種把戲?第一,這恰恰說明了中國的綜合實力、國際影響力增加了,一中原則在國際社會和主流國際組織中更加牢固了,特別是大陸在重要國際場合中的話語權、主導權、號召力都硬起來了,這使得西方勢力企圖在國際多邊組織中打“台灣牌”的成本提高、難度加大,沒辦法再向從前那樣操控“小弟”借涉台問題向中國發難,只好旁敲側擊地做做文章。第二,這些言行看似聳動但實際華而不實,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說明大陸為台海和平劃出的底線,美歐政治勢力看的很清楚,也不敢真的觸碰、逾越。
正如日前AIT主席莫健所說的,美艦不會停泊台灣。近期美方也證實,陸戰隊也不會進駐AIT台北辦事處。同時,美國作家也爆料稱特朗普本人對“挺台”並沒有太大興趣。可見,美方的“節制”其實也是一種策略。由此可見,西方勢力打“台灣牌”的方式可能已悄然發生轉變,著眼於以更低成本、更高回報、更多輿論效應來操作台灣問題、介入台海局勢,爭取更多與北京討價還價的籌碼。
當然,我們也要提醒,這些舉動雖然符合特朗普政府的商人風格,但正在逐漸侵蝕“一中政策”的內涵,也給台當局與島內“台獨”勢力一而再、再而三地提供了錯誤信號。所以,玩槓桿效應看似省力,但假如有一天玩過了火,結局可不好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