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各國軍事行動對空間力量越來越倚重,太空軍事化愈演愈烈,太空軍備競賽難以避免。
在導彈與反導方面,美國急於退出《中導條約》的原因,就是要發展條約禁止研發生產和要求銷毀的中短程導彈。美國8月2日退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8月7日就收到了全新的中程導彈訂購合同,合同總金額為4.057億美元。
俄羅斯總統普京早就明確表態,如果發現美國研發和生產中短程導彈的證據,作為反制措施,俄羅斯將研製相應的中短程導彈作為反制,以維護俄羅斯國家安全。
另外,因為《中導條約》所限制的中短程導彈既可攜帶常規彈頭,也可攜帶核彈頭。所以,《中導條約》的終結,不僅將引發中短程導彈軍備競賽,還可能帶來相應的核軍備競賽。事實上,在2018年2月美國國防部正式公布的《核態勢評估》報告中,已經提出發展低當量核武器的計劃。為了應對這樣的變化,其他國家勢必採取相應措施,全球核軍備競賽的陰雲有越來越濃厚之勢。
軍控體系重塑任重道遠
原有全球軍控體系的崩塌和新的軍備競賽的興起,核心促進因素是高新技術的發展及其在軍事領域的應用。《中導條約》的完結,高超音速、分彈頭和高精度等新的導彈突防技術飛速發展是重要原因。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等高新技術的成熟及其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前景,使在這些技術方面占據領先地位的國家,找到了形成、保持自身軍力優勢的途徑。
但是,世界並不會因為有更多的高新武器而變得更加安全,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說:“我們承受不起回到冷戰最黑暗時期無節制的核軍備競賽的代價。”因此,重塑全球軍控體系,才是世界各國共同的安全與利益所在。
既然新的軍備競賽的動因是高新技術,那麼,重塑全球軍控體系,必須著眼高新技術及其給軍事領域帶來的影響。
首先,在核軍控方面,低當量核武器的開發似乎是將核武器運用於戰場的一個途徑。但是,核武器和高精度制導、智能化突防技術的叠加,仍然會使這樣的戰爭變成人類無法承受的夢魘。美俄退出《中導條約》後,中短程導彈的軍備競賽已經開啟,若其進一步核導化,後果難以設想。因此,在核導武器發展上,迫切需要制定新的軍控條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