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北約外擴亞洲?蔡東杰:各有盤算乏實質效益
http://www.crntt.hk   2024-07-12 01:05:40
 
  他指出,歐洲對中國和亞洲問題的判斷,不像美國那樣具有敵對性,而是處於中立狀態,所以歐洲的著眼點並不在應對中國,而是在判斷美國的國力可能衰退,全球都將出現所謂的“權力真空”,亞洲尤其是全球重要的地緣核心,一旦美國勢力衰退,歐洲有興趣填補。因此如法國、德國、英國等歐洲傳統列強重返亞洲的考量,或許並非幫助美國,而是著眼於美國力量撤退後留下的真空如何處置。

  蔡東杰說,對歐洲國家而言,表面上是呼應在北約大同盟戰略方向,實際上與美國著眼的是不同利益,美國要維護自身利益,要利用北約制衡中國,歐洲也是想尋求自我利益,但目標不是中國,而是如果美國撤退,填補權力真空的想定,因此同意將北約的力量延伸到亞洲。

  蔡東杰進一步指出,日本和韓國的角度又不一樣,中國對美國來說是“戰略威脅”,比較偏政治性質,而日韓與中國存在密切的臨界性,當中國崛起,對日韓而言就是實質威脅。美國將中國視為威脅是基於霸權主義,今天可以將中國視為威脅,可能明天又會是不同的想定。而日、韓無法撤退,因為日韓的威脅感是地緣鄰接之下的必然威脅,兩者性質不同。

  他提到,從2012以來,美國一直強調要重返亞洲,但實質投入的資源卻有限,因此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也會恐慌,美國總是拉著日韓與中國對抗,卻沒有真正給予支持,日、韓面對中國的戰略壓力,會希望在美國之外尋找另一個取暖的地方,也就是北約外擴亞洲。

  蔡東杰表示,所以北約外擴到亞洲,其實是各方考慮自身利益的產物,是多重以利益導向的結果,這個過程中看似同盟會變大,但由於內部有很複雜的矛盾與利益糾葛。

  當然,他指出,北約在形勢上確實在擴張中,不止在歐洲東擴,甚至外擴到東亞,以料敵從寬的角度來看,中國必然將其視為威脅。即使這個同盟本身並不穩定,但對中國而言仍不可不慎,所以亞洲區域相關敵對性的互動在短期內肯定會升溫。長期而言,仍要看擴大的同盟框架能否有真正且實質的連續性,或許北約外擴亞洲並未如預期般的有實質效益,或者內部矛盾問題無法和諧,對亞洲區域的影響程度或許就不會太過顯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