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嚴安林(中評社圖片) |
中評社香港3月16日電(記者 郭至君)中評智庫基金會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不久前在香港共同舉辦了主題為“2024年的亞太安全局勢與兩岸關係展望”的思想者論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嚴安林在論壇上表示,台灣2024年的選舉結果不僅決定與影響未來四年台灣各方政治勢力消長與政局走向,而且將深刻影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嚴安林說,賴清德上台與民進黨繼續執政,兩岸關係可能面臨“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挑戰,“兵凶戰危”局面可能持續。但兩岸“和”與“戰”的“球”,應該是在賴清德手上,端視賴清德上台後兩岸政策是否走向“極端台獨”及其具體政策作為如何。
如何看待賴清德的“台獨”立場及其上台後兩岸政策?
嚴安林表示,賴清德兩岸政策論述及其“台獨”立場。一是賴清德是貨真價實的“台獨工作者”。這從賴歷年來有關表態與主要觀點可見:2017年9月賴接任行政機構負責人後發表“我是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不管擔任哪個職務都不會改變”的“台獨”言論。2018年3月底,賴重申“主張台灣獨立”。可見“台獨”是賴的政治DNA,無論進行什麼樣論述包裝,都難以改變其“台獨”本質。二是賴或比蔡英文更加“台獨”。蔡英文的對外與兩岸政策都凸顯了“台獨”本質,但其表象一直保持“模糊性”,尤其是對兩岸關係性質和定位極為謹慎。曾宣稱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但賴將兩岸關係定位為“國際關係”。蔡曾提出尊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儘管第二任也提出“兩岸互不隸屬”、“鄰國、別國”等形同“兩國論”的概念,但蔡沒有公開說自己是“台獨”。因此賴的“台獨”思維和行動比蔡更張揚,是一以貫之的“台獨”工作者。三是賴提出“和平保台”口號,內涵還是捍衛“台灣主權”,只是在包裝手段上由“抗中”調整為“和平”,無非是用“和平”來包裝“台獨”,爭取選票。“保台”是重點,“抗中”還是“和平”都只是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