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中評鏡頭:台胞游昭君博物院 看民族交流史
http://www.crntt.hk   2023-08-07 00:28:18
參訪團於昭君博物院內合影(中評社 徐媛攝)
  中評社呼和浩特8月7日電(助理記者 徐媛)8月6日,“守望相助 共話治理”台灣基層交流參訪團來到昭君博物院,這裡是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最近批准設立的9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之一。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台胞們游覽了“昭君出塞”“匈奴歷史文化”以及“中國古代和親文化”三大陳列展覽,沉浸式體驗昭君出塞的千古佳話。

  “昭君出塞”陳列展覽講述了王昭君從故里閨中到草原春秋的一生。一曲琵琶彈自今,昭君千古墓猶新。昭君出塞和親,結束了漢匈長期戰爭和對峙局面,帶來了六十多年的和平友好局面,其時間之長,貢獻之巨,影響之遠,在古代民族關係史上是少見的。“匈奴歷史文化”陳列展覽則通過文物陳列、史實講解等形式展現了匈奴史。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的重要游牧民族,其誕生的歷史搖籃,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大青山一帶,是我國第一個建立起國家的邊疆民族。從公元前三世紀出現於政治歷史舞台起,到公元五世紀消失,前後經歷了700年。“中國古代和親文化”陳列展覽梳理了中國從先秦起至清朝的和親歷史。和親作為一種處理複雜民族及政權的重要手段和策略,和親雙方不論出於消弭邊患、拓疆展域、爭取與國、穩定時局等何種目的,客觀上都起到了緩和國內的民族矛盾,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一部和親史,就是中國各民族在長期發展中,相互接觸、碰撞、交流、融合的歷史。

  一位台胞在看完展覽後表示,昭君博物院文物的數量之多、年代之久遠讓他印象深刻,“幾千年的文物竟然保存得這麼好,台灣可以跟這邊學習一下經驗”。

  從展館的窗戶向外看,可以看到昭君墓,又稱“青冢”,是史籍記載和民間傳說中漢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昭君墓座落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始建於公元前的西漢時期,夯築而成。墓體狀如覆鬥,高達33米,底面積約13000平方米,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悠久歷史,是中國最大的漢墓之一。

  台灣南六公益慈善基金會執行總幹事蔡淵湶表示,昭君出塞的故事在今天同樣能給到兩岸啟發。他說,“兩岸同根同源,沒有必要搞得劍拔弩張。關係要好要靠交流,兩岸現在的民間交往是不夠的,提升空間非常大,比如可以多搞各種形式的訪問,不僅能帶來經濟效益,更可以增進彼此瞭解。”

  今年6月,昭君博物院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正式授牌。昭君博物院作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平台和載體,通過與台灣省苗栗縣昭君文化協會廣泛開展交流、交友、交心活動,在兩岸同胞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