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海大學校園一隅。(中評社 資料照) |
潘兆民說,上述前提之下,又發生了烏克蘭戰爭,讓中美關係更為敏感,敏感到任何中國對俄羅斯所採取的作為,不論是在政治經濟或是軍事上的行為,都被美國視為挑釁。就中國而言,在中美互信不足的情況下,北京也在戰爭中感受到美國的全面圍堵戰略,等於將中國視為“下一個俄羅斯”,北京自然也不可能坐以待斃。
中美互疑之際,又傳出麥卡錫有意訪台,潘兆民表示,無疑是替中美關係添加柴火,從佩洛西訪台的經驗來看,麥卡錫來台應該機率頗高,但白宮是否會希望中美關係走向對抗激化態勢,有待商榷。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月份會提前訪華,或許會有官方立場的表達,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潘兆民認為,布林肯訪問中國的言談基本上會影響2023年度中美關係走向,最好的狀況是雙方達成了管控戰略的競合,若中美官方能達成管控機制,雙方在台海問題上面化解了軍事衝突危機,重拾合作對抗氣候變遷,甚至在上一次拜習會的時候也曾達成了一個共識,至少在反對俄羅斯使用核武器上面中美立場一致。
他說,假設布林肯訪華能夠達成上述管控戰略競合的對話,進而形成合作模式的話,至少能降低衝突機率,提高中美互信,這是最好的狀況。
次好情況是“部分競爭”,潘兆民說明,也就是“合中有競、競中有合”,這種情況雖然仍是衝突調性,但是“鬥而不破”,例如美國在限制中國發展上面祭出戰術圍堵,包括高科技、經貿、軍事發展上面,但是以“基於維護美國利益”的前提之下,行使必要的限制措施,而中美之間仍保有合作空間,雙方沒有邁入全面對抗的必要。
潘兆民指出,最糟的狀況就是全面脫勾了,那就是回到過往的冷戰模式,變成過去的東西對抗,世界形成兩個集團、兩個模式,如果這樣的話,意味著徹底切斷了中美之間的合作關係,這對全球而言都非常不利,從美國近來的布局走向來看,可以感受到運作中美脫勾的意涵,尤其在軍事、半導體產業的戰略部署,這樣進行下去,就是兩強走向戰爭邊緣。因此,中美關係走向,以及麥卡錫訪台效應的影響範圍,布林肯這趟訪華行會是一大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