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信吉說,也是因為文在寅政府的外交政策、對北政策讓民眾無感,這次大選多數選民較不重視所謂的政績、政見的比較,反而聚焦在候選人涉及性騷擾、貪汙、假造學歷等醜聞,以致於後期整體選戰攻防淪於烏賊戰。
他表示,由於候選人之間彼此抹黑,在政策及政見的論述上反而被淡化許多,這當中保守派抨擊文在寅政府的傾中取向也就相對容易操作,並讓選舉情勢陷入膠著,所以從開票後就可觀察出,兩者的得票數以2%的距離相互追趕,差距相當些微,直到開票率達95%後,尹錫悅才確定宣布當選,最終也只領先不到1%。
盧信吉認為,尹錫悅在競選過程中就在質疑文在寅政府的外交政策,加上國民力量黨是傳統的保守派,未來外交政策疏遠中國是必然趨勢,尤其是選民的反中情緒在選戰中已被激起,尹錫悅上台後必須要去適當處理回應,讓人民的情緒有宣洩管道,因此改變當前的韓國外交政策是一定會發生,只是程度的多寡而已。
他說,文在寅的整個政策被評為偏向中國,並在某種程度上面去模糊美國對盟國的相關要求,這種外交政策相對模糊的狀況,導致於人民實際上的期盼沒有被滿足,韓國人因為過去習慣美國的安保,在外交政策上面習慣跟美國比較親近,所以文在寅親近中國的外交政策與立場,讓選民不適應,這也是在野黨長期抨擊的點。
不過,盧信吉指出,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兩方人馬的得票差距不到1%,代表文在寅政府的施政表現不惡,所以研判尹錫悅即使調整路線,也不會馬上有重大變化。這次選情之所以膠著,在於韓國選民保守與進步派結構的消長,尹錫悅本身也非保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可以看出國民力量黨訴求中間路線的策略,所以兩邊選民的歸隊投票並不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