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袁鶴齡說,美國要提振盟友的信任,重點應是在於,軍隊撤出阿富汗之後,如何快速讓阿富汗亂局恢復穩定,而非立即性的展開軍事行動,此做法的效益相對有限。可是,美國的印太戰略也已形成了,區域國家跟美國也有集體安全的牽連,所以印太戰略即便有不穩定風險存在,卻也微乎其微,美國派航母進駐,仍可產生正面效果。
第二是用以威懾中國。袁鶴齡說明,根據媒體報道指出,卡爾文森號停靠日本的前一周,中美才重啟軍方通話,是拜登政府上任來首次與中國軍方進行熱線通話,意味著美國軍政有意恢復跟中國的溝通機制,達到降低誤判的效果,這當然跟阿富汗撤軍也相關聯。
袁鶴齡說,可是美國一方面也不能鬆懈對中國戰略制衡,雖然希望恢復雙邊軍事溝通管道,但抗衡層面仍須維持,就如同外交政策的兩手策略,有蘿蔔及棍棒,雙軌並行,因此美軍派駐航母駛入日本,並同時部署兩支艦隊的軍力在西太平洋,就是在向中國釋出訊號,軍事對抗不會停歇。
第三則是回應中國近期通過的《海上交通安全法》。袁鶴齡指出,北京通過《海上交通安全法》並於9月1日起實施,要求5類外籍船艦進入中國領海時,必須通報。包括潛水器、核動力船舶、載運放射性物質船舶、載運散裝的油類、化學品等有毒物質船舶等。
當中對“核動力船舶”的限制,外界普遍解讀是在劍指美國,袁鶴齡表示,據媒體報道指出,全球僅有美、法兩國擁有核子動力軍艦,因此中國立法抑制美國在印太區域周邊軍事行動的意圖明確。如今美國派出核動力的卡爾文森號停駐日本,叫陣意味濃厚,顯然是在挑戰《海上交通安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