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製造業同質化布局現象較為突出,部分地區缺乏科學規劃,存在重複建設、低水平競爭、局部產能過剩等問題。產品附加值、科技含量偏低,供給效率和質量不高,低端供給過剩與高端供給不足的結構性矛盾較為明顯,供給體系尚不能適應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的需求。
要素約束不斷強化。長期以來,中國製造業發展依賴於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十四五”時期資源環境約束將更加趨緊,亟需徹底摒棄粗放式發展方式。中國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優勢趨於弱化,製造業面臨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高端專業技術人才緊缺等問題。
(三)
文章認為,立足新發展階段,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提升製造業創新能力,使其真正實現節約高效的綠色發展,在開放合作中提升國際競爭力。
構建製造業創新生態系統。整合創新支撐要素,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政策鏈、資金鏈深度融合,構建協同聯動的製造業創新生態系統。健全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強前沿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布局,建設一批製造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台,通過“揭榜制”等方式支持重點領域原創性、顛覆性、支撐性技術開發。構建完善數字經濟領域開源平台體系,推進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能化製造、網絡化製造、定制化製造等。
加強綠色製造體系建設。運用綜合標準推動落後產能和過剩產能依法淘汰、有序退出;針對重點污染物開展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切實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推廣循環經濟模式,提高製造業“三廢”綜合利用率;加強綠色技術創新能力,加快綠色製造共性技術研發,推動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製造業體系。
培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加快培育發展製造業集群,建立梯次發展體系。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製造業企業,構建分工協作的網絡化組織形態,擴大製造業集群品牌國際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