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不斷提升生態總價值
http://www.crntt.hk   2021-04-26 09:03:56
  中評社北京4月26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肯定大興安嶺林場周義哲代表的發言:“你提到的這個生態總價值,就是綠色GDP的概念,說明生態本身就是價值。這裡面不僅有林木本身的價值,還有綠肺效應,更能帶來旅遊、林下經濟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實際上是增值的。”這進一步闡明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為不斷提升生態總價值,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人民日報發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生態文明建設教研室主任李宏偉文章表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會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凸顯價值、不斷增值。事實上,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是辯證統一的,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現代經濟社會發展對生態環境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生態環境越來越成為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可以實現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內在統一,對於協調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引領下,中國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更加優化,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進一步普及,區域綠色發展格局加速形成。截至2019年年底,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較2005年降低48.1%,提前完成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標。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穩步推進,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文章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日益增長,對清新的空氣、乾淨的水、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等優質生態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這為不斷提升生態總價值,充分發揮“綠水青山”的經濟社會效益提供了強勁動力和廣闊空間。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在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同時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亟須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將良好生態環境資源優勢轉化為生態總價值增值優勢,引領和推動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生態、文化、康養、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

  經過長期實踐探索,中國在建立和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提升生態總價值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和寶貴經驗。例如,生態保護補償、綠色金融扶持、生態扶貧等都取得了長足進展。《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白皮書顯示,2013年以來,貧困地區實施退耕還林還草7450萬畝,選聘110多萬貧困群眾擔任生態護林員,建立2.3萬個扶貧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隊)。群眾積極參與國土綠化、退耕還林還草等生態工程建設和森林、草原、濕地等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工作,實現了經濟收入和生態環境保護雙贏。

  文章強調,從“十四五”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目標,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遠景目標,再到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已經明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建設美麗中國,必須保護好生態環境,讓綠水青山的“顔值”和“價值”持續增加,建設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持續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