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齊貧困地區醫療服務短板。貧困地區醫療服務“補短板”,需要做好建立健康扶貧人才支撐體系、加強鄉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強化人才培養。進一步改善人才結構,增加貧困地區醫療衛生人才數量。可以充分發揮醫學類高校、科研院所人才智力優勢,採取繼續教育、進修等途徑改變貧困地區醫療衛生人才存在的學歷低、職稱低、醫療技術水平低等現象,提升其職業技能水平;委托醫學類高校定向培養貧困地區急需的醫療衛生技術人才;創新用人方式,通過“鄉聘村用”等方式緩解貧困地區鄉村普遍存在的鄉村衛生室人才短缺現象。二是要加強鄉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調研中發現,有的地方尚未建成村衛生室,群眾就醫不便;有些已經建有衛生室的行政村也存在面積不達標、醫療基本設備缺乏等問題,既無法為貧困人口提供基本醫療服務,也無法開展遠程醫療服務。因此,各級健康扶貧部門應加大投入力度,補建村衛生室並統一村衛生室房屋建設、診療制度、設備配置、人員配備等標準,實現貧困地區基本醫療服務標準化。三是要在貧困地區村衛生室開通醫保支付系統。醫保支付是保障群眾獲得優質醫藥服務、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的關鍵機制,要實施更有效率的醫保支付,方便農村貧困人口就醫,增加農村醫療資源的可及性。同時,有關部門應探索建立適合農村衛生室實際的醫保監管模式,為其健康運行保駕護航。
進一步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為實現健康扶貧的目標,必須通過提升醫療保障水平,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加強公共衛生服務等措施,確保貧困群眾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報銷、大病有救助。現有的健康扶貧內容和功能還較為單一,主要是為貧困戶提供醫療費用補償,通過盡量減少貧困戶醫療支出的方式來消除其因病致貧的經濟根源。在此基礎上,還可以考慮拓展擴大醫療保障服務的內容,更好地提供精准化、精細化服務,為貧困地區扶貧救助對象提供包括護理服務、康復訓練等在內的綜合性保障服務。
建立因病致貧監測預警系統。目前,健康醫療大數據已經在臨床研發、診斷治療、健康生活等諸多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成為保障人民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的重要手段。應進一步挖掘健康醫療大數據資源,將有關部門的診療大數據、參保大數據、救助大數據、扶貧大數據、收入納稅大數據等進行整合,設立相應的預警線,開發出適合貧困地區情況的因病致貧預警系統,為貧困群眾撐起健康保護傘,降低居民的健康脆弱性,從而消除因病致貧的隱患。
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優勢。在減輕貧困群眾醫療負擔方面,中醫藥診斷方式簡單、治療用藥比較方便、治療費用較為廉價等優勢明顯,這對於貧困群眾擺脫貧困能夠起到直接的作用。另外,貧困地區更應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健康為中心,強化健康服務。在疾病預防方面,可以通過體質辨識、膏方調理等多種手段方法對貧困群眾進行健康干預,減少其疾病的發生。而且,通過普及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在鄉村普及推廣太極拳等中醫養生運動,轉變生活方式,也能保護貧困群眾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