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關係發展面臨新環境與新挑戰
http://www.crntt.hk   2020-04-27 00:13:36
 
  (二)“台獨”活動出現新形態對兩岸關係發展形成威脅

  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再到蔡英文,“台獨”活動經過20多年的演變,已經發生了轉型,追求目標不再是“把中華民國變更為台灣共和國”,而是通過“變更中華民國內核”完成“台獨”。“內造台獨”就是要台灣地區內部構建“國家形態”,並在相關法律層面逐漸改變“中華民國”內核,進而實現完全意義上的“台灣國家化”。目前島內的政治體系、教育體系、輿論體系幾乎都是基於“兩岸兩國”的定位,特別是通過下自村里長而上至所謂“總統”的各種選舉活動,台灣社會在政黨政治與選舉政治的影響下已經形成了“台灣國家化”的氛圍,連自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在任“行政院長”時都聲稱“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必另外宣佈台灣獨立”⑩。

  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在2020年選舉期間著力打造的“中華民國台灣”的自我政治定位就是“內造台獨”的外沿。從陳水扁的“中華民國是台灣”到蔡英文的“中華民國台灣”本質上就是在不“修憲”、不“公投”的前提下變更“國號”。而蔡英文的高票當選說明目前台灣社會大多數人是接受這種自我定位的。此外,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的選後民調顯示,有53.3%的民眾認為蔡英文是維持現狀的“現狀派”,與2016年5月蔡英文第一任期的10.6%相比,暴增了42.7個百分點。而島內民眾認為蔡英文是“獨派”的則由2016年的61.9%下降到32.7%,下跌了29.2個百分點。⑪這種民意的變化說明了“台獨”的新形態更加具有欺騙性。而隨著民進黨的連任,這種“內造台獨”出現了長期化、法制化的跡象,甚至被披上了“民主”的外衣。

  目前,整個台灣社會正處於“經濟脫中”、“文化去中”、“民意恐中”的漩渦中,並導致了兩岸關係對抗發展且不斷升級。良好的社會氛圍和民意基礎是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石,而目前島內民眾對大陸的各種誤解和疑慮在短期內還難以消除,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此次民進黨處理新冠肺炎疫情的手法更加深了兩岸之間的隔閡。再加上“內造台獨”這一“台獨”新形態的欺騙性和危害性,台灣社會的整體生態不利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向縱深推進。

  (三)美國不會放棄打“台灣牌”牽制大陸

  美國不僅將2020年的選舉結果解讀為其對台政策的所謂“正確性”,還將其歸結為不同價值觀、治理體系對決的勝利。未來,美國不會放棄打“台灣牌”,甚至會把“台灣牌”與“台獨牌”組合起來打,阻礙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而牽制中國大陸。

  2020年3月4日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了“台北法案”,“旨在強化台美夥伴關係,包括美國支持台灣鞏固邦交,與其他國家發展非正式夥伴關係,支持台灣參與國際活動,推動雙方經貿談判等”。⑫而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在與蔡英文會面時也強調在蔡英文的第二任期內“美方會加倍力道來為台灣拓展國際參與空間”。⑬這無疑是要在國際層面幫助民進黨當局謀求與世界的聯繫。未來,假藉美國支持,民進黨當局企圖通過在國際會議、合體參與國際活動等方式,大刷“中華民國台灣”的存在感,構建“台灣國家化”形態的做法會更加頻繁出現。

  同時籍由更高層級的人員互訪、軍售以及以國內法的形式強化與台灣地區的關係,美台實質關係可能會有更嚴重的突破。2020年游錫堃任“立法院長”後直接向酈英傑呼籲“應該考慮台美建交”,⑭雖然未獲美方的正面回應,但是美國國會議員還在不斷推動所謂“台灣主權象徵法案”、“台灣特使法案”等架空“一個中國原則”的美國國內法案,步步逼近大陸對台政策,乃至是《反分裂國家法》的底線。

  另一方面,國民黨在丟失執政權之後對美溝通渠道一度中斷。新任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在競選期間就提出要重新設立駐美辦公室,當選後第一步規劃就是訪問美國⑮。面對國民黨的“示好”,美國當然不會放棄讓江啟臣“選邊站”的機會。未來美國必然會對國民黨改革施加影響力,把國民黨打造成“親美遠陸”的政黨。

  三、發展兩岸關係的新思路

  當前兩岸關係發展面臨新環境、新挑戰,而要發展兩岸關係就必然要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轉換新思路,激發新動力。

  一是要勤於推出“促統”政策,積極構建兩岸民間融合發展平台。

  面對民進黨當局讓台灣人民,特別是“兩岸族”“選邊站”的兩岸政策取向,大陸的對台政策要繼續將重點放在以“兩岸一家親”、落實“同等待遇”為代表的融合發展主場。

  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十八大以來對台工作具體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首度將“兩岸一家親”寫入了黨的工作報告,並提出“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願意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由此可以看出“兩岸一家親”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兩岸人民水乳交融的同胞情誼,二是兩岸人民福祉與共的同等待遇。目前大陸已經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落實“同等待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惠台“31條”)和《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惠台“26條”)。未來,各部委、地方政府要不斷推出細化、落實惠台政策的具體措施,並加大宣傳力度,抓牢對台政策話語權,用學習環境、工作機會、發展前景吸引島內民眾特別是青年世代主動選擇到大陸學習、工作和生活。正如從1987年開放老兵探親到2008年兩岸實現“三通”,選擇來大陸的人多了,阻礙兩岸關係發展的障礙就會被民意衝破。

  二是要敢於亮出“反獨”措施,精準打擊各種“台獨”分裂勢力。

  目前《反分裂國家法》衹對“台獨”分裂勢力造成的三種法定情勢“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做出了規定,而對於目前民進黨當局積極推動的“內造台獨”是否屬於《反分裂國家法》規範的範圍則沒有具體說明和規定。未來要真正震懾“台獨”分裂勢力,就必然要破除“大陸無實質反獨”、“美國救援台獨”等論調,出台《反分裂國家法》的實施細則,增強《反分裂國家法》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於境內外從事“台獨”、支持“台獨”的人員和組織進行依法精準打擊,這也是大陸依法治理兩岸關係能力的體現。

  三是要勇於對美進行鬥爭,統籌推進國際社會“反獨促統”聯盟。

  民進黨當局之所以敢全面推進“內造台獨”,無非是自恃有美國的支持,認為大陸不敢真的和美國“撕破臉”。不少台灣民眾甚至相信即使民進黨真的踩到了大陸“紅線”,美國也會援助台灣。未來,兩岸在涉外特別是涉美領域的鬥爭將更加複雜、激烈。特別是當美國國內已經沒有了“踩刹車”的力量,而美國又把民進黨當局所謂的“國際活動空間”與中美戰略競爭相結合時,大陸則必須做好對美採取強硬措施、主動“踩刹車”的準備,要讓美國清楚瞭解如果不轉變目前的對台政策取向,台海真的會形成“風暴”。

  同時也要看到,“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共識。隨著國家間各領域、各層次交往的日益密切,世界各國的相互依存度也愈來愈高,逐漸形成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在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大陸正處於“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⑯大陸作為全球治理的重要參與者,台海若因“台獨”活動發生“地動山搖”,也必然會影響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集體利益。因此統籌推進國際社會“反獨促統”聯盟,是維護好大陸與周邊國家的建設性夥伴關係、實現“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重要著力點。

  總體而言,未來兩岸關係在民進黨和美國的操弄下面臨新挑戰,甚至不排除在一定時期出現倒退的情況。不過,民生才是執政的根本。民進黨當局為了選舉利益罔顧民生,通過欺騙、恐嚇台灣民眾,操縱“親美抗中”,短期內也許效益明顯。但“肚子扁扁也要挺阿扁”的時代已經過去,民進黨做的錯事越多,其製造的兩岸冰層的裂縫就會越大,而後分崩離析復被兩岸和平發展大潮所淹滅。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陳述:“台海形勢走向和平穩定、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時代潮流,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當前兩岸關係雖然受到島內外各種因素的干擾,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始終是兩岸同胞的最大共識。對此,我們必須堅定立場、創新思維、突出重點、因勢利導,以最終實現祖國和平統一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註釋:

  ①陳熙文等:《兩岸簽協議增3道鎖》,台灣《聯合報》,2019年3月29日,A1版。

  ②張理國等《反滲透法過關,強化7法刑責》,台灣《中國時報》,2019年12月27日,A3版;黃欣柏等:《擾亂集會遊行新法可嚴辦》,台灣《自由時報》,2020年1月1日,A4版。

  ③吳亮儀等:《選了國籍就須承擔》,台灣《自由時報》,2020年2月13日,A1版。

  ④呂伊萱:《我是台灣人,8成3認同飆新高》,台灣《自由時報》,2020年2月25日,A6版。

  ⑤呂伊萱等:《酈英傑:台面臨瓦解民主的威脅》,台灣《自由時報》,2019年8月15日,A5版。

  ⑥賴錦宏:《吳釗燮專訪傾美,立即破功》,台灣《聯合報》,2018年7月24日,A2版。

  ⑦劉宛琳等:《江啟臣就任未提“九二共識”》,台灣《聯合報》,2020年3月10日,A7版。

  ⑧鍾麗華:《民氣可用,台胞居住證修法納管》,台灣《自由時報》,2020年3月2日,A5版

  ⑨邱采薇等:《綠委提案,健保漲到1.2萬》,台灣《聯合報》,2020年3月3日,A7版。

  ⑩林河名:《賴:兩岸政策就是維持現狀》,台灣《聯合報》,2018年4月16日,A1版。

  ⑪崔慈悌:《民意大轉彎62%支持小英兩岸政策》,台灣《中國時報》,2020年1月21日,A5版。

  ⑫張文馨等:《美眾院通過台北法案》,台灣《聯合報》,2020年3月6日,A7版。

  ⑬蘇永耀:《莫健:台灣國際空間美會加倍力道拓展》,台灣《自由時報》,2020年3月6日,A2版。

  ⑭彭琬馨等:《酈英傑拜會,游籲美方考慮與台“建交”》,台灣《自由時報》,2020年2月14日,A6版。

  ⑮劉宛琳等:《黨主席補選江啟臣大勝》,台灣《聯合報》,2020年3月8日,A1版。

  ⑯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爭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頁。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0年4月號,總第268期)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