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各國需同舟共濟,共同應對疫情對經濟社會的衝擊。
|
中評社北京3月27日電/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範圍內蔓延,對世界經濟產生不利影響,對全球供應鏈安全也形成較大挑戰。近期的情況顯示,部分跨國供應鏈中斷,面臨重構,一些產業正加速轉移,供應鏈風險一時凸顯。為有效應對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維護世界經濟穩定,各國需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共同維護全球供應鏈安全,促進疫情防控背景下的貿易便利化和物流供應鏈暢通。中國也正在加強同經貿夥伴的溝通協調,優先保障在全球供應鏈中有重要影響的龍頭企業和關鍵環節恢復生產供應,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
經濟日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魏際剛、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劉偉華文章分析,從國際層面看,世界各國需同舟共濟,共同應對疫情對經濟社會的衝擊,推動全球供應鏈安全治理,建立全球供應鏈應急協同機制,在積極應對挑戰的同時,堅定維護全球自由貿易規則。
一方面,需採取務實舉措保障跨境供應鏈通暢。各國應加強貿易合作和海關協作磋商,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前提下,盡快打通跨境物流通道,確保跨境供應鏈通暢。具體來看,要加強各國產能供需信息的溝通,推動建立疫情防控條件下的供應鏈產能協調多邊合作框架;考慮推動構建全球供應鏈安全治理體系,探索相應的治理機制、決策體系、治理結構和治理模式。
另一方面,需更好發揮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作用,增強全球供應鏈的應急能力和協同能力。應發揮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的作用,在充分吸收各國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推動全球供應鏈應急協同機制建設,構建基於全球應急事件的供應鏈應急體制機制,推動全球供應鏈應急預警體系建設與信息共享,搭建全球應急資源信息發布平台,助力應急救援物資的全球協同調度。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維護全球自由貿易規則也至關重要。各國需共同推動全球自由貿易、區域自由貿易、雙邊自由貿易,進一步強化國家間自由貿易合作關係,推動全球範圍內人流、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動,構築具有更高開放水平的區域產業鏈、科技創新鏈和全球價值鏈。
文章指出, 中國是全球化的堅定推動者,需在全球性、區域性治理平台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應該看到,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門類最全、配套最完備的製造業體系,是重要的全球供應鏈樞紐,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占據重要地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也給全球供應鏈帶來較大影響。對此,我們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加快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特別是有序推動復工複產,充分發揮產業優勢,使經濟社會這個動態循環系統順暢運轉,為維護全球供應鏈安全作出貢獻,體現負責任大國擔當。
第一,精准有序推動復工複產。進一步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策略,推進各省市的物流通道恢復,確保企業復工複產需要的原料和物資得到快速補給;加快發展應急產業,加強應急物資生產,提升應急物資保障能力,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展各具特色的應急產業集聚區,更好建設國家應急產業示範基地,打造應急物資和生產能力儲備基地,完善區域性應急產業鏈,支持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應急服務機構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