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研院/法學院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國兩制法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田飛龍(中評社 陸文煜攝) |
中評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 張爽)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日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發表重要講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研院/法學院副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田飛龍對中評社表示,習主席在講話中提及的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4點重要經驗,構成“一國兩制”澳門特色的精華要素。這4點經驗既是澳門回歸20年發展成功的總結,也是未來更好更高發展的依靠。4點經驗構成中央與澳門關於“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牢固共識,從而確保“一國兩制”不變形,不走樣。
習近平提及,澳門地方雖小,但在“一國兩制”實踐中作用獨特,並總結了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4點重要經驗。田飛龍對中評社說,習主席歸納的4點經驗構成“一國兩制”澳門特色的精華要素。澳門對“一國兩制”的制度自信根源於對國家的認同與改革開放的互惠經驗,從對國家制度的理解及具體的“兩制”互動中感受到國家的原則性和包容性,拿捏到“兩制”相處的辯證微妙之處。澳門自身的制度建設、政權建設與社會建議亦有效促進了“一國兩制”下中央管治權與特區自治權的有機結合,並推動澳門居民與澳門社會認同國家、融入發展,積極主動對接國家主場戰略,堅定地與國家利益同進退。其中,愛國作為澳門核心價值,是貫穿“一國兩制”的紅線,也是制度底線。“4點經驗既是澳門回歸20年發展成功的總結,也是未來更好更高發展的依靠。4點經驗構成中央與澳門關於‘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牢固共識,從而確保不變形,不走樣。”
習近平指出,澳門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們,不斷鞏固和發展同“一國兩制”實踐相適應的社會政治基礎,在愛國愛澳旗幟下實現最廣泛的團結,是“一國兩制”始終沿著正確軌道前進的根本保障。田飛龍對中評社說,鄧小平設計“一國兩制”時有兩個憲制性前提:第一,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第二,高度自治是以愛國者為主體的自治。“高度”不等於“完全”,就是要為“一國”及中央管治權保留最低限度的權威和權能,需要“一國兩制”凝聚起最低限度的愛國認同。“愛國者為主體”是對特區管治團隊(包括司法)的總體性要求,也是對特區社會政治基礎的一般性要求。“必須做到鄧公說的這兩點,‘一國兩制’實踐才不會變形走樣。某種程度上,澳門的成功實踐與香港一定程度的偏差,就是‘愛國’價值及其制度化、社會化過程差異所致。”
田飛龍認為,習主席通過重溫“一國兩制”初衷初心,結合澳門實踐經驗,提出鞏固“一國兩制”社會政治基礎及在愛國價值下實現最廣泛團結,是把握到了“一國兩制”制度運行的要害,也是對“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實踐要求。缺乏愛國的社會政治基礎,缺乏愛國者強大政治聯盟及社會影響力,“一國兩制”必然變形走樣,不僅制度紅利會對衝消解,更可能對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造成負面影響。這些教誨應當對香港反修例運動的後期治理以及“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有直接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