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座現場(中評社 張爽攝) |
中評社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 張爽)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在中國記協第124期新聞茶座上圍繞“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及未來發展趨勢”主題發表演講,他表示,中國經濟在40年中取得輝煌的成就根本原因就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的本質是一種制度變遷,這個制度變遷具體來說就是對市場認識的不斷升華,以及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和發展。
姚景源說,改革開放從經濟的角度來講,可以歸結到經濟學上的制度變遷。“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道格拉斯·諾斯多次來中國,他當時認為中國發展的成就是源於制度變遷。”
姚景源表示,中國的改革,從解決思想路線開始,一方面實事求是、一方面解放思想,然後把工作的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個時候就開始實施制度變遷。從農村來看,解散人民公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從城市來看,就是讓企業成為市場的主體,讓它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運行當中最活躍的細胞。
姚景源說,當改革在逐步深化的時候,也進行了開放。中國打開了大門,歡迎全世界的資本進入到中國。“大量的外國資本進入到中國,他們和中國的比較優勢相結合,整個中國經濟就出現了一個嶄新的局面。”
姚景源總結說,中國改革開放的40年是對市場認識不斷升華以及市場機制不斷完善的一個進程。中國最開始是計劃經濟,80年代初是計劃的商品經濟,再後來發展到計劃和市場相結合,再往下發展就是發揮市場在經濟發展當中的重要作用,黨的十九大又明確提出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