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2日電/據新華社報道,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黃偉綸21日在書面答覆特區立法會議員提問時表示,針對香港住房難題,特區政府正通過多管齊下的策略,增加土地及公共房屋供應。
特區政府統計數字顯示,香港特區政府過去5年累計建成公屋6.6萬多套。為增加土地供應,本屆特區政府積極推進各項措施,位於大嶼山島的東湧東填海工程於2017年年底展開,計劃將於2030年完成,預期可提供約62100套住房(其中包括44700套公營住房)。
預計於2032年前落成的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將可提供約71800套住房(其中包括48500套公營住房);預計於2038年前落成的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將可提供約61000套住房(其中包括31200套公營住房)。
黃偉綸介紹,目前香港有450公頃具發展潛力、沒有發展計劃的棕地(廢棄的工業或商業用地),特區政府規劃署於2019年已檢視了160公頃,物色及公布了8組可在短、中期作較高密度公營房屋發展的棕地群。調查顯示,這8組棕地群面積大約36公頃。
據介紹,特區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於2020年6月起,陸續對這8組棕地群展開工程可行性研究,以探討發展公營房屋項目的可行性和發展參數,各棕地群的可行性研究預計將於2022年左右陸續完成。
研究預計,現階段這8組棕地群粗略計算預計共可建設超過2萬套公營房屋。為應對公營房屋供應短缺,工程可行性研究會進一步探討能否增加單位供應。
據發展局預計,這8組棕地群有望在6年內將“生地”變成“熟地”(即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詳細設計、改劃、收地、清拆、土地除污及平整工程),交付相關機構興建公營房屋,以增加短中期供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