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備受期待的“白騎士”到世界經濟第一引擎
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中國貢獻”
《環球時報》記者在與拉美學者特別是巴西、阿根廷的專家交流時,發現他們最常提及的中國經濟成功之處在於兩方面,一是建立了比較完整發達的工業體系;二是保證了貨幣穩定。
上世紀後半葉,許多拉美國家實施過“進口替代”政策,即限制從歐美等國進口工業制成品,以保護自身產業,試圖構建本土工業體系。然而,時至今日,拉美幾乎沒有一個國家實現當年的夢想。這也導致一旦國際政局或市場波動,拉美經濟就受到影響。所以,當中國在地區或全球性危機中有底氣又大氣地出台受國際矚目的經濟政策時,它們分外羨慕。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在打造經濟奇跡的同時,沒有“獨善其身”。當東南亞國家因亞洲金融危機而幾乎全軍覆沒時,當時的亞洲第一大經濟體日本順勢大幅貶值日元,使得東南亞國家雪上加霜,而中國承諾人民幣不貶值,還堅定地表示中國金融和國企改革的進程將繼續。
10年後,另一場更大的金融風暴爆發,歐債危機接踵而至,中國迅即成為西方眼中的“白騎士”——中國能不能拯救世界?當時,美歐國家努力救市就像“石頭扔進河裡只激起一些小浪花”,而中國一條“可能推出新經濟刺激計劃”的傳聞就能拉動全球股市一起大漲。中國沒有讓世界失望,用《紐約時報》的話說,“北京行動迅速(推出巨額刺激計劃),而它的增長是全球經濟中少有的亮點”。中國的努力還讓誕生已久卻“沒有存在感”的二十國集團(G20)理念真正“落地”,成為應對金融危機的主要機制之一。
中國貢獻遠不止於此,還有讓數億中國人脫貧,湧現一支全球最龐大的中產隊伍等。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8月29日發布的報告,自2006年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穩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為27.5%,比1978年提高24.4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前總經濟師姚景源:
中國40年的成功秘訣
40年未發生經濟危機,中國走過一條什麼樣的發展軌跡?最重要的經驗是什麼?《環球時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前總經濟師姚景源。
姚景源表示,過去40年,中國經歷了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全黨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推動改革開放政策的落實。“中國經濟在40年間取得眾多全球第一,比較突出的是,中國建成了一個完善的工業體系。按聯合國標準,中國擁有的工業門類是41個大類,191個中類,還有525個小類,現在全世界擁有大中小門類齊全工業體系的國家就是中國。”
對於這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與世界接軌的經歷,姚景源說,1998年整個亞洲受到巨大衝擊,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挑起維護世界金融秩序的重擔。中國經濟自身也在與外部風險做鬥爭的過程中,逐步推進改革的深化,進一步增強抗風險能力。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發生時,中國經濟已與外部關聯度非常高,經濟外向度一度高達70%左右,中國經濟受到來自外部比較嚴重的衝擊,而黨中央國務院堅持改革開放基本政策基本路線。
“這兩次外部衝擊,第一證明了中國經濟韌性強,穩定性高,更讓我們堅持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第二,對中國加入WTO,我們有了更深的認識。實踐證明,中國融入世界對中國經濟增長具有重大意義。”姚景源說,中國在對外開放中不斷倒逼改革、深化改革,比如國企改革、金融改革等,都在“入世”後得到快速推進。
姚景源因此總結說,中國經濟能夠保持高速和中高速發展軌跡,成功抵抗外部衝擊,根本原因首先是堅持改革開放這個路線不動搖,其次是不斷努力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我們不是簡單去模仿西方一些國家走過的路,我們在尋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路。這40年是中國在共產黨領導下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探索的40年。”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青木、陶短房、丁玎、倪浩、白雲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