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制度學習、政策委託與雙向融合
——兩岸融合發展的知識生產、制度創新與實踐探索
http://www.crntt.hk   2019-08-27 00:17:21
 
  1.在互動中學習:兩岸社區互學互鑒,實現利益融合

  交流互動是兩岸拉近心理距離、增進理解的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雙方在交流基礎上進行學習借鑒,並將彼此優秀的經驗應用於發展實踐。在社區建設方面,廈門興隆社區與台中興隆社區結成“姊妹社區”,雙方的互動並不停留於參訪、座談層面,而是以駐點的方式實際參與到社區的日常工作,並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差距、學習經驗。

  廈門興隆社區在互動中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學習進步。最重要的是理念的轉變,將台灣的社區服務理念融入到實際工作之中。以垃圾分類的推廣為例,台灣完成這件事用了20年,改變居民習慣並非一夕之功。社區如果按原有工作方法,則無非是宣傳、管理、處罰“三板斧”。在借鑒台灣的經驗、聽取台胞的建議後,社區及時地調整了工作策略,把重點放在對廚餘垃圾的管理上,並且將垃圾桶放置在停車場出入口,同時在垃圾桶旁邊配上水管和洗手液,這樣居民既方便扔垃圾,又可以保持衛生。這就是服務理念,以這種理念來指引工作之後,社區的“老大難”問題都迎刃而解。

  相似的理念和成功的實踐夯實了雙方的合作基礎。台中興隆社區長期單打獨鬥,硬體設施不足,缺少資源支持,而廈門興隆社區成立的社區發展理事會恰好為其提供借鑒。社區發展理事會將集美大學教授、火炬園企業、熱心台灣同胞等等納入進理事會,有建議的出建議、有資源出資源,藉助外部的力量,來幫助社區成長。台中興隆社區學習運用這種方式,加大社區之間的結盟,結成姐妹社區,擴散資源和實現優勢互補,更好地實現了利益的融合。

  2.在參與中融入:台胞參與社區治理,培育共同經歷

  個體移入新環境,需要面對個人主體性和與社會規範性之間的張力。融入並不等於同化,而是自主選擇適應邊界。台灣同胞到大陸生活工作,多數人是“實用主義的過客”⑫,無意扎根,且抱有一種疏離和排斥的心態。隨著兩岸交流交往的深入,台灣同胞逐漸參與到本地的政策制定、社會治理之中。兩岸同胞在共融共治的過程中,擁有了共同記憶和情感,加深了認同。

  首先,社區與台胞共建平台組織、創造參與空間。台胞本身擁有較強的社區參與意識和能力,由於制度環境的差異,他們的意願難以得到表達。因此,興隆社區結合台胞聚居的特點和優勢,在自組織方面的大膽創新。2014年成立了社區發展理事會,其中台胞理事佔有三分之一,另外是社會賢能人士、社區熱心居民,大家定期開會、共同為社區出謀劃策。同時,台胞還自發組織了興趣社團、設立熊麒調解工作室、成立台胞志願服務隊等等,為台胞融入和參與社區的生活提供了多樣的平台。

  其次,台胞在建言獻策中提升效能感。在社區建設過程中,對社區事務的瞭解和參與越多,民眾越容易認知自己的能力,也會獲得更大發言權,對居民內外效能感具有顯著增進意義⑬。台灣同胞參與社區發展理事會,提議的建立閩台文化長廊、各類自組織社團、“興隆之家”、防範颱風等措施,豐富了社區的生活,融洽了鄰里關係。得到了居民們的廣泛好評。各項措施的良好效果提升了台胞的社區參與效能感,正如熊麒先生在一篇報導中所言:“我在大陸當‘官’了,‘官’不大,但卻很重要,關係到社區的1萬多位居民。”⑭這種共同的經歷也加深了兩岸同胞的感情和友誼。

  3.在融合中發展: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心靈契合

  兩岸融合發展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既具有制度性,也具有主觀性,更具共享性。兩岸雖然存在結構性的差異,但也存在結構性的互補優勢,這也是兩岸融合發展的要領所在。融合能夠相互促進發展,成果共享可以激勵深度融合,如此雙向互動、良性循環,有利於消解兩岸心結,實現心靈契合。

  從社區層面的交流學習角度看,共享發展成果不僅表現為實實在在的利益,也可以表現為制度的進步、機會的提供。兩岸社區結成“姊妹社區”,在互動中相互借鑒,將學習經驗應用於各自社區建設,促進了社區的和諧發展,最終獲益的是社區的居民,這便是一種共享。這種共享雖然相隔海峽,卻也實現了情感相連、雙向收益。同樣,台灣同胞在大陸生活學習,能夠獲得必要的機會、資源和政策,進而將自己的能力投入到大陸的經濟、社會、文化的建設,實現自身的價值,這也是一種共享。這種方式的共享,能夠增進兩岸的理解,拉近心理距離。

  從個體層面的心靈契合講,台胞在社區參與過程中貢獻了時間和精力,收穫了家一樣的溫馨和歸屬。興隆社區11個社團中有四個社團是台灣同胞牽頭建立的,比如媽媽手工坊,就是由一位台胞召集,在閒暇的時候製作手工藝品,然後把作品進行義賣,將所得資金捐到社區慈善基金會。還有銀髮加油站,專門為老人提供一個聚會和交流的平台,為的是充實老年人的生活。正如一位台胞所言,自己現在已經不是“客人”,而是社區的“主人”。台胞在融入的過程中促進了社區的發展,同時也在社區參與中實現了心靈契合。

  習主席強調:“要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聽取台灣同胞的呼聲,把惠台政策落實落細。兩岸融合發展是對“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論述的繼承和發展,它不僅是指物理距離上的單向融合,更重要的是觀念、制度、利益的融合,它體現的是大陸對台思想的深層轉換。實踐雙向融合,不僅能夠推進兩岸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也為台胞理解大陸的制度邏輯提供了途徑,更是為惠台政策制定、民間社團交流等兩岸互動的關鍵領域提供了借鑒。“春風化雨,久久為功”,雙向融合有利於化解台灣同胞的心結,有利於實現兩岸民眾對美好未來的向往,有利於實現和平統一、民族復興的宏偉大業。(文/唐揚)

  註釋:

  ①林瑞華:《改革開放40年後,台商下一步往哪走?》,FT中文網,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9818?adchannelID=&full=y&archive,存取時間:2018年10月29日。

  ②何俊志:《結構-歷史與行為》,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③亞歷山大·溫特:《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秦亞青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82頁。

  ④“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7月2日02版。

  ⑤何艷鈴:“中國轉型秩序及其制度邏輯”,《中國社會科學》2016年,第06期。

  ⑥王建民:“台商在大陸改革開放40年—台商是大陸改革開放的重要參與者與貢獻者”,今日中國,http://www.chinatoday.com.cn/zw2018/tga/201810/t20181012_800144046.html,存取時間2019年6月13日。

  ⑦劉結一:“在博鼇論壇國台辦招待午宴上的致辭”,人民網,http://tw.people.com.cn/n1/2018/0411/c14657-29920245.html,存取時間,2019年6月10日。

  ⑧鄢一龍,王紹光,胡鞍鋼:《中國中央政府決策模式演變——以五年計劃編制為例》,《清華大學學報》,2013年,第2期,第114-122頁。

  ⑨劉偉,黃健榮:《當代中國政策議程創建模式嬗變分析》,《公共管理學報》,2008年,第3期,第30-40頁。

  ⑩國台辦:聽取台胞呼聲繼續研究推出惠台利民措施,中國政府網,2019年3月27日http://www.gov.cn/xinwen/2019-03/27/content_5377264.htm

  ⑪國台辦新聞發佈會,http://www.gwytb.gov.cn/xwfbh/201901/t20190116_12132608.htm,2019-01-16.

  ⑫陳超、蔡一村、張遂新:《“實用主義的過客”:台灣青年在大陸社會融入的指標建構與現狀評估》,《台灣研究集刊》,2018年,第1期。

  ⑬胡榮、沈珊:社會信任、政治參與和公眾的政治效能感。《東南學術》,2015年,第3期。

  ⑭《廈門:一個城市社區的廿載台灣情》,環球網:http://w.huanqiu.com/r/MV8wXzkyMzkxODVfOTAzXzE0Njk3NjM1NzM=,2016-07-29.

  #本文為國家社科項目“常住大陸台胞群體的社會融入和對策研究”(18BZZ115)課題組階段性成果,唐樺是課題負責人。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8月號,總第260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