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蔡政府以去中國化遂行台獨政治目的
http://www.crntt.hk   2018-10-25 12:10:36
“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記者會現場播放“中研院”士許倬雲的錄音講話。(中評社 倪鴻祥攝)
 
  第三個紀念日,就是在這一天,“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在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之後就失去了,由中共來取代,“中華民國”也宣布不再參加聯合國的活動。

  他心情複雜的另一個原因是我看到現在這個政府,正用盡一切手段“去中國化”,企圖切割台灣與中華文化的連結,遂行台獨的政治目的。

  台灣是一個大量漢人移民、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社會,台灣沒有文化大革命,長期持續保存最完整的中華文化。我一向主張,台灣在國際社會要做“中華文化的領航者”。文化是千百年累積而成的底蘊,文言文與歷史都是文化的載體,民進黨政府不但大幅降低高中國文課綱的文言文比例,更不顧學界與社會大眾的反對,將高中歷史課綱的“中國史”粗暴地以“東亞史”取代,如此一味的去中國化,不僅不符史實,也將使台灣本土文化喪失其根源和支柱。在大陸、港澳、星馬乃至世界各地,都在重視中華文史教育的今天,我們卻反其道而行,這不是開時代的倒車嗎?

  新課綱揚棄過去以編年史、國別史的方式編教材,把中國史歸入東亞史之中,採用所謂“主題式”的教學。但做過研究的人都知道,主題式教學的前提是,必須對原來的議題就有廣泛深入的了解,先有全盤的認識之後,才得以進入主題式的縱橫連結,若連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朝代都分不清楚,哪有能力做主題式的歷史比較?在高中生基礎知識還不夠扎實時,就要他們以碩、博士生的研究方法學歷史,怎麼可能會有好的學習效果?學生們所得到的恐怕只有破碎的資訊,家長們能不為此憂心嗎?

  民進黨政府前一次執政時,就處心積慮修改歷史課綱,2008年我上任後,“教育部”擋下了高度去中國化的“98課綱”,改行中國史份量較重、較符合史實的“101課綱”;103年進行課綱微調,更修正若干史觀,以符合《“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範。雖然在我任內遏止了歷史課綱中國史的“量變”,但為了社會和諧與謀求最大共識,我們對於修改課綱較為謹慎、溫和,沒有像民進黨那樣採取蠻橫的手段,也因此有部分先進對我感到不滿,認為我未能完全撥亂反正。我深自檢討,過去處理的方式確實是有可再加強之處,對於我的努力不夠,我也在此表達歉意。

  各位,教育是國家的大計,文化是立國的根本,課綱徹底去中國化的“質變”,是危亂國家大計,侵蝕立國根本。蔡英文口口聲聲要“維持現狀”,但她不接受以“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為基礎的“九二共識”,已使兩岸關係處於冷對抗,課綱以“東亞史”取代“中國史”,在國族、文化、歷史等方面完全切斷台灣和中國大陸間的脈絡,勢必為兩岸關係造成更深層、更不利影響,對台灣絕非好事。

  “欲亡其國,先滅其史”,史滅而國危,前人留取丹心照汗青,後人怎容青史盡成灰。為了搶救歷史教育,吳昆財教授與海內外的有志之士發起“新三自運動”,把“教育部”刻意不教的中國歷史,我們“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我非常認同並且感佩,也呼籲家長們一起支持,搶救歷史教育,就是搶救下一代!

  謝謝大家!

  記者會上午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除馬英九出席外,與會者全是研究學會的成員,包括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研究所教授吳昆財;台灣師範大學東亞系退休教授潘朝陽;嘉義吳鳳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教授楊志遠;嘉義大學中文系教授蘇子敬;師大附中歷史老師蘇信宇;台中二中歷史教師伍少俠;世新大學助理教授沈超群;台師大國際學院助理教授杜欽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