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中外學者共研:國際秩序演變的挑戰與機遇
http://www.crntt.hk   2023-09-13 00:26:32
太和智庫高級學者、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2019-2021)諾羅夫(中評社 海涵攝)
 
  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常務副會長、中國駐捷克大使(2014-2018)馬克卿表示,中歐關係在當今變局下面臨複雜困難局面,雙方應出於歷史擔當做出理性判斷和戰略選抉擇,在止跌企穩基礎上推動中歐關係繼續向好發展。首先,雙方需要客觀看待彼此,回歸夥伴關係。其次,要看清中歐沒有根本戰略分歧和衝突,應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及熱點問題。再次,要公正評價中歐合作成果,不斷擴大雙向貿易投資關係。最後,需妥善處理雙方矛盾分歧,通過建設性的對話溝通減少誤解誤判。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丹斯里(馬來西亞)勛爵、亞太“一帶一路”共策會會長翁詩傑指出,當前手握全球治理大權的霸權國家熱衷於向國際社會推銷“民主對抗專制”的二元選擇,卻未能解決當前全球關切的迫切需求,導致多邊合作的前景愈發黯淡。在此背景下,發展中國家開始轉向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全球紅樹林聯盟等小多邊機制,這些機制強調共同利益而非“共同價值觀”,旨在推動各國協調應對共同挑戰,是多邊主義的有益補充。但應看到,小多邊機制也有可能成為地緣政治的工具,加劇全球治理中的信任赤字,例如“四邊機制”、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印太經濟框架”等。因此,小多邊主義不應取代多邊主義,更不能成為霸權國家在全球合作團結中打入的楔子。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郭長林指出,未來中美是“和平共處”還是“競爭共存”,將對國際秩序產生決定性影響。應看到,美國的戰略目標是維護現存國際體系及美在其中的領導地位、美西方制定國際規則的絕對主導權、以及基於美西方價值觀的“發展模式”。美國為中美競爭加裝“護欄”,旨在通過形塑中國周邊環境,改變中國內部態勢,同時通過在中國周邊建立起“可持續的威懾力量”,迫使中國與美國“共存”。隨著中美博弈向縱深發展,美國還會繼續築牢“護欄”。美國強推“溝通”並非是要增信釋疑,而只是為了避免競爭演變為衝突。為此,中國需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並將民間外交提升到中國整體外交的高度去推進,與美方探討新時期兩國正確的相處之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