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達琪表示,可是自己認為柯文哲這麼做,有一點點不聰明的地方,那就是如果最後國民黨侯友宜與柯文哲都不退的話,衹有在“立委”合的話,就是侯柯都選,然後各自為“立委”奮鬥,那民調可能會一直僵持下去,這中間保送民進黨賴清德的可能性自然最高。
廖達琪分析,當然不能排除三足鼎立的情況下,最後棄保會如何發生,三足鼎立的情況下,基本上就是三種可能性,第一種是2022年新竹市長選舉民眾黨高虹安藉由棄保當選的模式,第二種是2022年台北市長選舉國民黨蔣萬安護住藍軍基本盤當選的模式,第三種是2000年大選民進黨陳水扁藉由藍軍分裂當選的模式。
廖達琪指出,2022台北市長選舉,蔣萬安得票率42%,民進黨陳時中32%,無黨籍黃珊珊25%,陳時中是相對比較弱的候選人。可是現在看起來,賴清德是不會比陳時中弱的,賴清德犯的錯也比較少,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如果還是想硬推“侯正柯副”,自己認為很可能會走不成。
廖達琪表示,其實藍白需要談的是“聯合內閣”怎麼組,台灣應該走向“共識決型民主”,柯文哲也說過不要“總統”一人全拿,而且我們“憲法”也沒有給“總統”這麼至高無上的權力,只是實際上“行政院長”是由“總統”提名,且不需經由“國會”同意,才造成現在的狀況。
廖達琪指出,如果按照“憲法”的原理原則,來推動“共識決型民主”,不是“內閣制”,也不是純粹“總統制”,而是共識決型的,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的民主類型,這才符合所謂民主是多數人統治,而不是有一方過半數就全拿,傳統贏者全拿的,叫做“多數決型民主”。在“共識決型民主”之下,“國會”、“內閣”都是分的,如果這次大選能就“共識決型民主”做出實質成果,對台灣民主將是一個進步。
廖達琪表示,台灣其實可以比照法國模式,“行政院長”一上來如果是組聯合“內閣”的話,就可以先要求“國會”的同意票,奠定“行政院長”指揮政策推動的基礎,這些都是在選前就可以簽同意書或契約,表明我們希望朝“共識決型民主”來思考,“共識決型民主”不是談權力分贓,而是進一步提升台灣民主的品質。
柯文哲如果很在意2004年“國親合”的狀況,可是關鍵是2004年“連宋配”並未能當選,如果2004年連宋配當選,後來發生的故事會不會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