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供需協同發力鞏固壯大發展優勢
http://www.crntt.hk   2023-12-18 08:13:20
  中評社北京12月18日電/“我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要增強信心和底氣。”這是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的深刻分析。信心和底氣,來自我們對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的進一步深化,來自對“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的戰略定力。
  
  供給和需求是市場經濟內在關係的兩個基本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沒有需求,供給就無從實現,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給;沒有供給,需求就無法滿足,新的供給可以創造新的需求。”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正是在科學思想的指引下,依托14億多人口形成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完備產業體系形成的強大生產能力優勢,我們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擴大內需戰略,推動經濟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供給和需求之間的平衡是相對的,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動態過程,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受到制約、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等,是我們面臨的困難挑戰。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利因素增多、世界經濟增長和貿易動能依然不足、國際安全挑戰錯綜複雜等,是我們面對的國際形勢。一系列現實條件叠加在一起,構成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背景,凸顯了運用好規律性認識、使國內大循環建立在內需主動力的基礎上、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的針對性和指導意義。
  
  我國的發展,總是在直面問題、解決問題中向前邁進。堵點、痛點、難點,都可以成為實現突破的結合點。近年來,智能製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的蓬勃興起,都證明了這一點。立足當下,統籌供需積極創造市場,鞏固壯大發展優勢,有著明確的目標指向。
  
  供給端,要增強新賽道、新動能“進”的勢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是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需求端,要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傳統消費、新能源汽車等大宗消費、數字消費等新型消費,都可以成為消費增長點;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等,都是擴大投資的切入點。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還有賴於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優化消費環境、完善投融資機制等相關舉措的跟進。
  
  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是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形成系統集成效應,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各地也要結合各自實際,以解決具體問題為導向、以回應經營主體的需求為導向、以激發市場活力為導向,加強政策協調配合,真正穩定預期、提振信心、凝聚力量。
  
  這是一道難度不小的考題,我們期待不折不扣抓落實、雷厲風行抓落實、求真務實抓落實、敢作善為抓落實帶來的成效。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經濟日報評論員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