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紹成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中美關係長期來看還是對抗,但“短期趨勢”是進入和緩的轉淚點,2月氣球事件以後,中美關係非常緊張,但從蔡英文3月過境美國就可看出一點拜登政府較不同於過往中美全面對抗的端倪,包括白宮突然取消過境簡報、未安排官員公開見面、美國務院定調是過境而非訪問,都淡化蔡英文訪美,且均由在野黨的共和黨陪同。
湯紹成說,美國從2018年展開中美貿易戰開始對抗中國,但美國的底氣也不足了,現在面臨四大問題,包括一、到2023年第三季底,美債可能超過1兆美元。二、去美元化近期凸顯,巴西宣布建立人民幣清算所,允許兩國企業以人民幣結算交易、發放貸款,埃及申請加入金磚國家組織(BRICS),俄駐埃及大使鮑里先科( Georgy Borisenko )稱“埃及是為了去美元化鋪路”。雖人民幣在國際貨幣佔比仍低,但去美元化趨勢也讓美國有壓力。
三、中國3月斡旋伊朗與沙特阿拉伯恢復外交,美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布林肯分別在5月、6月訪問沙特阿拉伯,感受到中國在中東區域勢力越來越壯大。
四、中俄緊密合作,包括俄羅斯在2022年底於東西伯利亞地區,劃出696萬平方公里與中國建立經濟特區合作開發,這片土地蘊藏大量化石燃料與貴金屬礦產、俄羅斯也同意海參威作為中國內貿貨物跨境中轉口岸,節省許多運輸成本,吉林省與黑龍江省將受惠,這都代表中俄關係更進一步的緊密。美國當然也看得到這些動作,心裡當然不是滋味,因此也需要與中國緩和關係、拉攏中國,而美國少打一點台灣牌、讓台灣表態,對中國來說也是有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