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輔仁大學外語學院一隅。(中評社 鄭羿菲攝) |
在對美政策上,沈中衡認為,馬克龍過去的外交政策看得出,想與美國保持距離,不像英國黏緊緊,甚至是法國帶歐盟稍微跟美國拉開距離,至於勒龐則主張法國前總統戴高樂時期的“民族國家的大歐洲”路線,法國在國際上要走獨立的路、不需要美國,希望歐洲國家緊密合作,但不要黏在一起成為一個國家,並要如同戴高樂1963年一樣退出北約軍事聯合參謀部,但並不是退出北約。
沈中衡表示,馬克龍與勒龐在國際政策上最不同的點是對於德國的態度,法國一向把歐盟最大的國家德國用1963年簽署的法德同盟綁在一起,而德國在國際事務上的角色不會很明顯、太過強硬,因此在歐盟大國在國際事務上講話比較大聲的都是法國,馬克龍執政時同樣依循過往的路線緊抓法德同盟,但勒龐則認為沒有必要,因為德國曾迫害過猶太人,對極右派領袖來說是長期尷尬個存在。
沈中衡說,勒龐雖在競選初期主張過要退出歐盟,但現在已經表達不會退出歐盟,勒龐在第二輪投票前,應都會保持模糊的路線以維持選票基礎,等選上了才能觀察後續的動作。而歐盟對勒龐而言,沒有很團結、諸多山頭的現況可能更有利其民族國家的大歐洲路線,甚至未來可能會強調1967年代的盧森堡共識,所有的事情必須要“一致決”才能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