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6日電/網評: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鄭海鷗
中國大運河,縱貫南北,溝通古今,堪稱活態的文化。閱讀大運河歷史,行走大運河沿線,文人墨客的詩篇膾炙人口,珍貴的文物目不暇接,精彩的非遺聲名遠揚,還有特色各異的城市及鄉村風貌……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推動文化遺產保護、運河文化傳承、運河精神弘揚,無疑將為沿線群眾生產和生活質量的提升帶來更多滋養,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
從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到“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指出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再到《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需要統籌抓好生態環保、文化傳承、研究發掘等工作,加大全面保護的力度。大運河,首先要有一條“活起來”的河,生態保護修復工作不能忽視。之前,一些地區的運河水被群眾喚為“醬油水”,避之不及。近年來,沿線不少地區配套管網建設逐步完善,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等工作穩步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能力、航運治污能力等都在提升,大運河終於“慢慢蘇醒”。在整體環境改善的基礎上,文化遺產的挖掘和保護、傳承和弘揚,則為大運河注入更加旺盛和長遠的生命力。如今,綠水之畔,各地的大運河文化公園次第建設起來,成為群眾親近大自然的樂園、感受運河文化的理想之所。
大運河保護需要大家共同參與。只有社會力量都動起來,保護和發展才能持續。從歷史上看,運河千百年來滋養兩岸城市和人民,是名副其實的致富河、幸福河。如今,許多地方疏浚了航道,“黃金水道”的面貌帶動了航運經濟的發展;多地在對傳統建築進行保護性修復的同時,改善提升內部生活設施水平,兼顧了居民的傳統文化保護意願與現代化居住需求;還有一些地區打造水上景觀、創排特色演藝、弘揚飲食類和工藝類非遺,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市民吃上了運河“旅遊飯”……可見,運河文化保護可以促進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當各方都來出一份力、護一脈清水、傳承一項非遺、研究一件文物,大運河將更加清澈、迷人。
形成大運河全線保護的格局也十分重要。目前來看,沿河不同城市間的交流與合作仍然不足,相關展示展覽館建設布展、文創產品開發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同質化現象。如何統籌各地各部門力量?如何深挖不同地區的文化精髓並形成特色?又如何串珠成線?……這些都是應該重點著力的方向。
生態美、生產美、生活美,可以想象,隨著建設的推進,千年流淌的大運河將為人民群眾帶來越來越多的實惠,大運河文化將成為沿線城市發展的獨特資源,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則將成為新時代宣傳中國形象、展示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的亮麗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