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治理“白色污染”頑疾亟須科技發力
http://www.crntt.hk   2021-03-12 15:41:35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為環境“頑疾”。我國目前已有31個省份發布了塑料污染治理相關實施方案或行動計劃,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修訂通過了《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也提出了相關要求,但廢棄塑料污染仍未得到緩解。在今年兩會上,九三學社關於加強廢棄塑料污染治理的建議,提出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

  全國人大代表、聯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月明長期關注新材料的發展。他已連續兩年在兩會上提出關於推動可降解材料產業發展的建議。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隨著科技的進步,可降解材料作為替代傳統塑料的新型材料,目前已在一些領域開始推廣使用,比如一次性購物袋、一次性吸管、一次性餐具等。”

  加強核心技術攻關產業化支持力度

  我國每年塑料袋的使用量超過400萬噸,但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率不超過35%。大量廢棄塑料進入環境,在海洋垃圾中,塑料垃圾占比高達80%。

  為減少塑料等污染,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快遞包裝綠色轉型。今年1月1日起,“禁塑令”在全國生效,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和發泡塑料餐具、超薄塑料購物袋等,可降解材料產業迎來了“春天”。

  鄭月明說,目前我國可降解材料產業已具備一定規模,技術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突破。在產能方面,目前國內PBAT(聚對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LA(聚乳酸)等可降解材料在建和規劃產能已近千萬噸。但是在產能激增的背後,還存在產品結構不合理問題,一些關鍵核心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面臨過剩的風險。

  2019年,我國塑料製品產量達8184.2萬噸,其中可降解塑料實際用量僅4.4萬噸,占比不足1%。據預測,到2022年末,我國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將提高到70.8萬噸。未來10年,可降解材料產業規模有望達到千億元級別。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