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4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商業銀行對資本的渴求絲毫沒有減輕。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春節前就有多家上市銀行拋出資本補充計劃,融資規模超過4000億元,其中主要是二級資本債。
在巴塞爾協議Ⅲ、化解經營風險、資管新規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大手筆補資本已是近年來商業銀行的常態。去年二級資本債發行出現井噴,到了今年,情況可能有些不同。記者了解到,商業銀行對核心一級資本的渴求,可能更勝往年。在資本補充工具選擇上,尋求IPO、配股、定增等方式可能成主流,並已顯示出一定跡象。
部分銀行融資計劃現身
2月3日,交通銀行 H股公告,擬發行不超過1400億人民幣二級資本債,以補充二級資本。
此前,還有兩家上市銀行拋出千億級別的二級債融資計劃——郵儲銀行計劃在未來兩年內發行不超過1500億元的二級資本債,興業銀行計劃發行不超過1000億元二級資本債。
加上寧波銀行1月份公布的120億元配股融資計劃,經記者統計,截至目前,至少已有超過4000億元的銀行融資計劃。
銀行補充資本,原因有多重,特別在今年。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向記者表示,一則,除了化解風險外,還因為疫情影響,不良貸款反彈比較大,需要消耗資本處置;二則,今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最後一年,非標資產回表也要消耗不少資本。
根據資管新規,銀行理財的整改的確要消耗不少資本。例如,平安銀行去年提前完成非標理財的全額回表,就大幅計提了273億元撥備。
同時還有其他影響因素。比如,去年底監管部門正式發布了《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後續將提出附加資本要求,將對銀行產生直接的資本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