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0日電/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綜合測算,10月1—4日,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4.2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120.2億元。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則顯示,全國鐵路客流持續高位運行,連續六天發送旅客超千萬人次。
要知道,這是在各大景區都落實了限量、預約、錯峰、有序開放等措施的前提下出現的現象。如果沒有這些限制,景區的情況想必會更加火爆。即便如此,景區旅遊市場仍然恢復強勁,很多熱門景區的遊客接待量已經接近去年同期水平。而鐵路運輸持續高位運行,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這個假期確實熱鬧。疫情後的第一個十一長假,釋放出了巨大的旅遊熱情。旅遊消費市場的火爆,也必然帶動其他消費的提振,傳遞出消費市場正在全力恢復的信號。可以這樣說,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在國慶長假又得到了進一步驗證,國內大循環的作用,則得到了更加充分的體現。
除了旅遊和交通出現了非常熱鬧而喜人的景象外,全國購物中心總客流數達3.05億人次。長假首日客流與回暖率最高,日均客流達22966人次/日、回暖率達86.8%。而微信支付公布的數據則顯示,10月1日—3日,國內旅遊消費爆漲,景區門票和酒店行業微信支付交易金額較“五一”假期前三天(5月1日-3日)分別增長83.3%和70.75%。
種種數據都直指一個方向、一個目標,那就是假期消費火爆了,消費市場滿血複活了。這是中國經濟復甦的體現,是中國經濟正在逐步走出疫情陰影、走出貿易保護和單邊主義衝擊的明證。而且,中國經濟的復甦,不僅對本國企業和居民產生了積極影響,讓廣大企業和居民的信心得到有效提振,也對周邊國家產生了有力推動,對周邊國家、尤其是亞洲經濟產生了重要影響。對此,國外媒體和機構也紛紛表示,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績,正在對周邊國家經濟產生提振作用。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5日報道,景順亞太區全球市場策略師David Chao表示,隨著中國從新冠病毒大流行中顯示出強勁反彈,亞洲經濟體將受益。他表示,焦點是“中國消費者是否能迅速恢復正常活動,我認為中國人的影響力會大得多,會提振其他亞洲經濟體”。他的公司發現,在黃金周期間,餐館預訂和中國家庭旅遊的人數都創下了紀錄。
福布斯5日報道,沒有一家大型跨國公司,也沒有一家在上海和北京的外國企業想要退出中國。中國比大多數西歐國家從疫情中恢復得都好。
這也意味著,面對疫情對全球經濟產生的不利影響,特別是出口會受到很大制約,中央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目標是十分正確的,也是完全符合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發展趨勢的,符合中國國情的。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格局全面形成,經濟全面恢復的格局也將正式確立,包括旅遊、交通、餐飲、電影業在內的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都在快速恢復之中,相當一部分已經恢復到往年正常水平,甚至超過了往年水平。而十一長假成功實現了疫情防控和消費提振的有效對接,也讓企業和居民的消費信心更強、消費熱情更旺、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更足。
按照中央提出的“六穩”“六保”要求,保就業、穩就業無疑是最重要的方面。只要就業穩定,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基礎就能十分牢固,國際環境的變化就不會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明顯影響。而穩就業的前提就是穩經濟、穩企業、穩各行各業。十一長假能夠釋放出消費熱情高漲的信號,那麼,經濟復甦的基礎也就會更加牢固,消費對經濟的作用,將不僅僅體現在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更體現在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方面,可以有效促進生產的恢復,使生產能夠在消費的反作用下,表現出積極的姿態,從而對經濟增長產生更大的促進作用,形成良性循環。
總之,十一長假消費市場的火爆,又一次證明中國經濟的韌性,證明中國經濟已經走出疫情陰影、逐步走向復甦通道。只要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中國經濟一定會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走得更好。
來源:中國網 作者:譚浩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