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借網課推廣網游,還暴露出在綫教育的監管盲區。去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門出台關於規範校外綫上培訓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求培訓內容“不得包含淫穢、暴力、恐怖、賭博以及與學習無關的網絡游戲等內容及鏈接等”,并建立校外綫上培訓機構備案審查制度。目前,一些以社交、游戲類為主業的網絡平台不屬於傳統的培訓機構,其開設在綫教育板塊尚處於監管的空白,亟待完善相關管理制度。究竟哪些平台可以開網課,需要具備什麼資質條件,平台應履行哪些管理職責,這些都要有一個明確的界定。
網絡平台借免費網課推廣網絡游戲,其滲透效應比一般商業廣告更強,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危害,也可能比一般違法廣告更大。有鑒於此,亟須推進涉網課平台審核備案工作,設置“凡進必審”制度,建立“誰運營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原則下的“雙審查”責任制。有關部門應建立投訴舉報通道,定期開展專項整治,加強對網課頁面和內容的監管,對違規平台依法給予責令下架、限期整改、罰款等處罰。所有這些工作的目的,不但要給“坑娃”的網課平台亮紅燈、敲警鐘,還要將相關“互聯網+”形態納入法治軌道,推動行業良性發展。
“網課推廣網游”暴露的問題,亟待監管部門、互聯網企業等多方合力施治。存在類似問題的互聯網企業不僅要及時改正錯誤,更要建立和完善防範、遏制相關問題的機制。學校和家長應在提升未成年人網絡素養上多下功夫,幫助未成年人正確使用網絡,自覺遠離網絡不良信息。(來源:北京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