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中國在巴爾幹最大手筆的投資當屬比雷埃夫斯港口項目 |
中評社香港3月31日電/位於東倫敦的皇家艾伯特碼頭的大型改造項目,正在將這個廢棄的濱水區變成一個流光溢彩的商業區。該項目從2017年6月啓動,將打造32.5萬平方米的一流辦公空間——也被稱為“城中城”——供亞洲金融和科技公司入駐。接下來的2018年,烏幹達坎帕拉的官員們慶祝維多利亞湖上的一艘渡輪將來自印度洋的貨物卸下,裝上進城的火車。這個交通樞紐是“中央走廊”項目的最後部分,整個項目的目標是把地處內陸的烏幹達與毗鄰印度洋的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相連。
澳大利亞“對話”網站3月28日載文《中國的“絲綢之路城市化”改變從倫敦到坎帕拉的世界許多城市——當地人能掌控嗎?》,文章說,中國重塑世界經濟的雄心,引發從西歐到東非及其他地區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在進行我們所說的“絲綢之路城市化”——將歷史上的跨洲貿易路綫重塑為一個全球工程,把南亞、東非、歐洲和南美城市納入其經濟軌道。
通過建設連接關鍵城市內部和外界的基礎設施,中國正在改變世界各地千百萬人的日常生活。“絲綢之路城市化”將對21世紀城市如何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古代絲綢之路的跨洲貿易,催生了一系列城市,如赫拉特(位於阿富汗)和撒馬爾罕(位於烏茲別克斯坦)。同樣,“一帶一路”將為世界一些城市帶來新的投資、技術、基礎設施和貿易關系。
目前,“一帶一路”倡議仍處於初期階段——它對城市面貌究竟產生何種程度的影響現在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該計劃將以冷戰結束以來未曾見過的規模改變世界城市體系。
“絲綢之路城市化”在發展城市空間方面具有選擇性。它舍近求遠,而且側重全球貿易和互聯互通以及金融、材料、商品和知識的傳播。因此,對於“一帶一路”倡議不應只從基礎設施的角度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