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5日電/2018年四季度中經農業經濟景氣指數分析結果表明,農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同時,農業生產結構優化,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經濟日報發表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張海旺文章分析,雖然農業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但中國農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較為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農業發展基礎仍較為薄弱,農業仍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短板。農田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不足,勞動力素質偏低,農業機械化水平不高,關鍵領域的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水平落後等因素制約著農業現代化發展。
二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較大,農民增收渠道有待拓寬。近年來,隨著城鄉統籌發展的深入推進,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縮小,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從2008年的3.33∶1下降至2018年的2.69∶1,但仍高於國際平均水平的2.5∶1。同時,務農收入對農產品價格極為敏感,近期豬和蔬菜等農作物價格的波動對農民收入影響較大。
三是資源要素利用不充分。從勞動生產率來看,中國農業勞動力占比約為27%,而農業產值與GDP的比重約為9%,與發達國家2%-3%的農業勞動力創造4%-5%的農業產值的生產率水平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從投資資金來源看,當前中國農業投資主要依靠財政投入,而且多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社會資本參與不足,涉農企業資金難題仍是制約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大瓶頸。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不動搖,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落實工作,鞏固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
文章提出,為解決當前中國農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實現鄉村振興,應圍繞“鞏固、增強、提升、暢通”,提升農業產業質量,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
第一,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提高供給質量。進一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準確把握市場需求結構的階段性變化和消費結構的升級趨勢,從供給端發力,在農產品和農業相關服務兩方面提升供給質量。就農產品而言,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基礎上,應順應國內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增加優質化、綠色化和特色化農產品供給,推進農業提質增效。同時,要利用“互聯網+農業”和大數據等手段,暢通生產和市場對接渠道,讓農民可以“種好糧,賣好價”。就涉農服務而言,要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餐飲民宿、文化體驗、健康養生、養老服務等新型服務業,健全管理機構整體規劃和協調管理,突出特色,避免同質化。
第二,要延長產業價值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大力發展現代農產品加工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延長產業價值鏈,促進農業生產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升值,實現農業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機結合。以保證農民更多分享增值收益為出發點,構建股份制、合作制等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分享融合發展的紅利。同時,要加強規劃引導、政策支持、服務保障,充分調動和發揮各類經營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
第三,要激發資源要素活力,提升產業質量。核心技術、高質素人才和資金是提升產業質量的關鍵要素。要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突破農業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通過培育農業科技創新型企業、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平台、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等,增強農業科技創新力量;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加強農村勞動力職業教育和高校涉農專業建設,健全農業相關科研成果制度,激發農業科研人員活力,切實打造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工作隊伍;完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通過差別化準備金率和差異化監管等政策,切實降低涉農信貸擔保服務門檻。鼓勵金融創新,通過創新擔保方式,完善農產品期貨期權市場等,解決涉農企業融資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