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美經貿應早日交由市場主導
http://www.crntt.hk   2021-11-18 08:40:23
在美國對華大幅加征關稅3年後,中美貿易增長依然強勁,中國對美貿易順差依然龐大,這正說明市場的力量是巨大的。
  中評社北京11月18日電/中國海關總署近日發布前10個月進出口貿易數據。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中美貿易總值3.95萬億元,增長23.4%,對美貿易順差2.08萬億元,增長18.9%。在美國對華大幅加征關稅3年後,中美貿易增長依然強勁,中國對美貿易順差依然龐大,這大概是當初的特朗普政府完全沒有預料到的。這正說明市場的力量是巨大的。美國總是自稱最“市場導向”的國家,卻恰恰低估了市場的力量,而迷信關稅這一過時貿易武器的力量。

  環球時報發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文章表示,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是一個逐步融入世界市場的過程,也是一個國內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的比較優勢逐步得以確認,並與外部世界形成基於比較優勢的分工體系。自1986年開始,中國就始終處於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無疑,當時的中國與美國在國際競爭力上完全不在同一層級,因此雙邊貿易差額並不反映兩國的競爭力之比,而是反映兩國在全球分工中所處的不同位置。由於中美兩國在全球產業鏈上的距離比較遙遠,彼此之間並沒有形成較為直接的分工關係。中國大力發展加工貿易,承接了大量東亞地區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投資,並從這些國家進口中間產品,然後將制成品出口美國。而中國從美國的直接進口需求卻不高,因為美國生產的資本品、中間品和消費品對中國來說過於高端。因此中美之間的雙邊貿易並不是一個封閉的循環,而是要經由第三方來完成,從而使得中美之間的貿易差額並不直接反映兩國的產業競爭關係。

  文章分析,事實上,中美之間在產業層面形成直接競爭的例子很少,遠不如日美產業競爭激烈。相反,中美在全球產業鏈上有著高度的互補性和合作性。總體上看,美國處在微笑曲線的兩端,即前端的研發和後端的營銷,因為美國擁有全球最強大的創新體系和最具消費主義精神的龐大人口。從分工角度來看,這兩端無疑是利益最大的部分。而中國的起點則是在微笑曲線的底部,從最簡單的加工貿易開始,利用自身的勞動力規模和素質優勢,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業,積累資本和技術,然後逐步向微笑曲線兩端升級。這種升級更多是擠占其他國家的份額,而美國向曲線兩端的移動則是主動進行的,而且也早於中國進入世界市場。

  因此,即使到最近,中國與美國在產業鏈上都鮮有直接競爭的案例,新能源產業或許算是一個個例。但是,特斯拉在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功表明,美國負責研發和營銷,中國負責製造,依然是一種天作之合。這種合作從根本上說是反映了中美兩國的比較優勢,反映了市場經濟規律,中美兩國企業都可以從中獲得巨大的市場利益。當然,反映在兩國貿易數據上,的確出現中國對美國持續的貿易順差,因為從貿易關係來看,中國是生產國,而美國是消費國。美國的比較優勢體現在美國對技術、市場和產業鏈的控制力,但無法轉化為美國的出口數據。

  特朗普政府正是由於無法理解或者不願意接受這種經濟規律,才魯莽地採取了對中國商品大幅度加征關稅的措施,以為這樣就可以削弱中國產品的優勢,增強美國製造的吸引力,從而實現製造業回流。但美國製造業的轉移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自發形成,這並非由中國引起,簡單地對中國產品加以限制,根本不是對症之藥。三年多來的事實已經充分表明,企圖利用關稅來切斷中美產業鏈合作,是違背市場規律的無知、無益之舉。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依托於十分堅實的綜合優勢,絕非中短期能夠被撼動或取代的。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基本完成工業化的十億級人口大國,中國優質的基礎設施、高素質的工程師和產業工人、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以及政府強有力的供給側支撐,打造了中國完整的製造業體系以及在眾多產品上的產業集群。與此同時,中國不斷提升的創新能力和日漸龐大的中產階級群體,在創新和市場兩端為中國製造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國內助力。

  文章指出,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發給世界貿易和全球供應鏈造成巨大衝擊,但由於中國政府積極有力的防疫措施,中國成為全球最安全的國家之一,更進一步增強了中國作為世界製造業和全球供應鏈中心的地位。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前10個月,中國進出口貿易按美元計價增長31.9%,出口增長32.4%。可見,美國並不是特例,中美貿易數據只是反映當前世界生產和貿易格局的現實。美國財長耶倫近日表示,願意評估並考慮降低特朗普政府實施的關稅。希望美國此次能夠真的認清事實、尊重規律,盡快改弦更張,讓中美經貿關係能夠回到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正軌上來。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