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上來看,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投放將更加凸顯“有保有壓”的結構性特征,“保”的重點是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監管層可能繼續推出新的直達政策工具,引導金融資源向這些領域集中,“壓”則主要指向房地產金融以及地方政府平台融資。他預計,5月之後以房貸為主的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勢頭會繼續回落,不排除出現持續同比少增的可能。王一峰也表示,貨幣政策將進一步強化結構調控,常態化的再貸款再貼現工具使用,是定向貨幣政策工具發揮作用的主要表現,並可能形成新的基礎貨幣投放管道。
結構性工具對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進行支持將是貨幣政策下一步發力點之一。此前,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正在抓緊研究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相關工作,爭取盡快推出。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通脹壓力有所加大,美債收益率有所上行,一些國家也出現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的苗頭,市場對美聯儲下一步的舉動也持續觀望。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表示,美聯儲在2023年加息是一個合理的判斷,並且全球主要國家的貨幣政策變化不會對國內經濟帶來較大衝擊。她強調,中國經濟很穩定,貨幣政策也會“以我為主”。
王一峰也表示,短期看,我國經濟整體向好,但仍存在復甦不穩固、不平衡的現象,需要處理好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輸入性通脹壓力,貨幣政策需要管理好通脹預期,防止大宗商品結構性通脹向消費品通脹傳導。中期看,要處理好發達經濟體刺激性政策退出的外溢效應,為應對資本流動、金融市場波動預留政策空間。他同時表示,全球主要國家貨幣政策調整對我國貨幣政策決策的擾動相對有限,我國貨幣政策各項操作仍將“以我為主”。
王青表示,接下來,監管層或將以適度增大人民幣匯率彈性、強化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等方式,應對全球金融環境可能出現的波動,發揮好彈性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作用,防範外部風險衝擊,保持國內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