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行業缺工量大。製造業生產企業普遍缺工,人工成本上升過快,需要自動化來填補用工缺口以保持生產穩定。
三是質量精度提升要求。調研發現,關鍵性高技術崗位自動化率高,人工管理成本明顯下降,生產效率及其穩定性明顯提高。
“企業自動化改造的主要目標是提升企業整體效益,崗位減少是增效結果。”莫榮認為,短期內,人工智能技術和裝備的應用,對製造業就業人數影響不大。從調研來看,部分企業員工流失率因智能化升級改造而提高,但勞動力市場快速吸納流失人員,總體就業穩定。
作為在國內最早開展“機器換人”行動的東莞市,目前就業用工情況總體穩定。2018年,東莞市人社局對53家進行智能製造升級的企業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企業智能化對就業用工數量暫未產生顯著影響。縱向對比智能化企業就業用工登記情況,用工總量和全市總用工量基本保持一致,呈現穩中略降的趨勢。
“總體看,自動化替代並沒有導致就業的明顯波動,重要原因之一是製造業長期處於缺工狀態,而自動化首先替代的是這些缺工崗位,並沒有對勞動力供求產生較大影響。同時,製造業勞動者流動率較高,就業替代速度遠低於勞動者流動速度,勞動者既在製造業內部流動,也在持續向服務業轉移,這為企業消化冗餘人員提供有效解決渠道。”莫榮說。
崗位結構出現變化
“從智能化的實際進程看,因為受到多種因素制約,這將是一個從逐漸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莫榮說,目前減崗減員效應只局限於局部崗位和設備升級的特定階段,對就業影響總體有限。部分人員冗餘,不會引發低端勞動力的失業驟增。一方面,服務業有效吸納轉型就業。受益於服務業快速發展,就業結構持續優化。在自動化過程中,單個企業就業人數減少的同時,企業數量規模也在增加。服務業中的新就業形態增長迅速。
另一方面,製造業企業實施智能製造升級,是設備替代與產能擴大綜合發生作用的過程,企業綜合考慮生產經營成本,大量中小企業客觀上仍需依靠人工勞動力。調研發現,如蘇州市某輪胎廠,僅在輪胎成型流水線上實現無人化,如果進一步擴大智能化反而不如保留人工崗位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