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華網路報:藉台灣光復謀兩岸對話還是對立
http://www.crntt.hk   2020-10-23 08:53:55
  中評社香港10月23日電/大華網路報今日“點評”專欄說,民進黨等綠營人士迴避台灣光復節,是因不願也不敢面對台灣和澎湖從日本手中歸還給中國的事實。而當時的中國是由“中華民國”政府所代表,這也是現在大陸各界所承認的,反而綠營昧於史實,其目的在捏造“台獨”史觀,企圖“脫中而獨”,成為當前兩岸當局互斥對立、台海局勢緊張對峙的根源。
 
  日本藉著1894年甲午戰爭擊敗中國,迫使清廷於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條約簽訂雙方是“大清帝國”和“大日本帝國”,內容包括“中國”將“台灣全島及所有各島嶼”和“澎湖列島”“永遠讓予日本”。此處的中國乃由清廷所代表,當然和尚未成立的“中華民國”政府無關,但是最終仍由“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因為歷史是一脈相承的。
 
  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佈向同盟國投降,這時的中國為戰勝國,各黨各派都在“中華民國”政府領導之下,所以同年9月日本在南京遞交的降書上,中國、“中華民國”是並稱的,兩者合一。同樣地,日本台灣總督安藤利吉於同年10月25日在台北向“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主官”陳儀遞交降書,所有相關文件上都是中國、“中華民國”並提,其中陳儀發佈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訓令第一號明載“台灣歸入中國版圖”。
 
  如果沒有抗戰勝利,就不會有台灣光復,而會如馬關條約所稱那樣永為日本所據,所以抗戰勝利、日本投降便是台灣從割讓又回歸的關鍵。中共於1949年另建政府後,自居中國的代表,也就同樣肯定及紀念台灣光復。由此兩岸應可從中國這個共同的概念找到連結點,推動雙方和解對話,從而體現台灣光復的現實意義,才符合台灣的安全所需。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