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上海一些市民,也曾有過怨氣。疫情爆發前期,有市民覺得上海決策層對本地疫情防範不夠重視,“好醫生”都支援湖北了,周邊地區都一律封堵甚至直接封路時,通向上海的交通還依然開放有度……當時抱怨聲浪四起,網上炒作不斷。
而今回看,從未自我封堵的上海,更承擔了疫情期間國內最多國際航班的落地任務,用“綉花”般的精細化管理,敢扛重任,處變不驚,將疫情始終處於可控狀態。因此,疫情反噬,上海再一次的“淡定”,便得到了足夠的信任,輿情波瀾不驚,正在情理之中。
尊重也好,體面也好,首先要有現代文明的底氣、治理能力的硬氣。
底氣在社區。不妨關注6月17日上海召開的社區工作會議,除了主會場各委辦局負責人,萬餘名街鎮幹部與社區工作者也在線參會——上海的底氣,就在這些人以及他們背後更廣泛的、甚至是看不見的基層防線。有記者問上海的張文宏醫生,通過實戰考驗,您覺得救治體系建設哪一點最重要?他答,各位在上海生活中找不到體系,體系就在你身邊,在基層一點一滴中,關卡就是醫生。他說破了防控的關鍵點:社區防控與救治水平,必須並重。
底氣還在智慧。在上海,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兩張網,人人耳熟能詳。城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機交互型轉變,由經驗判斷型向數據分析型轉變,由被動處置型向主動發現型轉變。這樣的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自然能低調從容,不用急赤白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