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岱山120平方公里海面,40餘艘大小船只在海上穿梭,中廣核海上風電項目在創下48小時內完成風機吊裝並網的“中國速度”後,正以5天安裝一台風機的速度推進。“充分利用自主研發的供應商管理平台,從工廠到現場一路通暢,10月底前將按計劃完成全部54台風機的安裝。”施工單位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田慶軍說。
——以創新築牢更多“安全線”。
在“寧歸來”APP登記個人信息,綠色二維碼人員可直接通行,橙色、紅色人員將分別隔離7天、14天,這是江蘇南京騰訊華東雲計算基地工地的“進門卡”。
掃一掃“杭州綠色健康碼”,遞交返程票據,出示近14天行動軌跡,這是浙江杭州阿里雲計算公司總部項目施工現場的“入場券”。
在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建設工地,44台大型設備日夜轟鳴,24台塔吊交錯揮臂,3000名建設者揮汗如雨,雄安新區首個5G智慧工地示範場景也投入使用。
“通過智慧工地系統,工程師、監理、專家均可通過電腦端、移動端實時掌握工地施工狀態,還能進行人員、車輛實名制管理,使施工安全與進度有了雙保險。”中鐵建工集團雄安站項目書記王星運說。
這就是當下重大工程建設現場,不僅有防疫的力度、建設的速度,也有創新的高度。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鯤龍”海上首飛前期準備有條不紊;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五號機組完成全部6個不銹鋼水池密封試驗……一個個大項目、大工程,正匯聚中國智慧,彰顯中國力量。
以開放助力,外資項目加速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