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阿爾巴尼亞漢學家談中國
http://www.crntt.hk   2020-06-07 10:05:51
 

  從留學生到翻譯家,從記者到外交官……身份有了變化,但斯巴修與中國的關聯始終未斷。豐富的經歷讓他以多重視角了解並見證了中國的發展,談起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以及北京這個城市的變化,他如數家珍,不時提及“中國夢”“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

  “當代中國應該受到更多關注”

  “中國作家莫言的作品引起了我對中國文學的興趣。2013年,收到出版社請我翻譯莫言作品《蛙》的邀約,我當時猶豫不決,擔心無法翻譯出原著的格調與神韵。但讀完《蛙》之後,我頓時有了熱情,也有了信心。”斯巴修談道:“《蛙》的故事在阿爾巴尼亞有著相似的歷史背景,字裡行間充滿了中國的氣息和溫度,令人陶醉其中。”

  只用了不到6個月,老先生一氣呵成完成了《蛙》的譯本。在此之前,中國當代文學作品均是通過其他語種轉譯為阿爾巴尼亞語,《蛙》是第一部由中文直接翻譯為阿爾巴尼亞語的中國當代作品。譯本出版後,在阿爾巴尼亞各電視台和報紙反響熱烈,得到讀者的高度評價,成為當地最暢銷的書籍。

  “莫言的作品在描寫方面非常突出,用阿爾巴尼亞語表現出來並非易事。文學作品的翻譯與經濟、政治類作品不同,並不是簡單的‘詞對詞’,要盡可能貼近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在尊重作家、保持原意的基礎上,向讀者傳遞更多中國的社會文化生活信息。”此後,斯巴修本著精益求精的翻譯理念翻譯了莫言的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同樣好評如潮。

  第一次見到莫言本人時,斯巴修很激動。“他對我的翻譯作品表示了肯定和感謝,並鼓勵我把更多的中國文學和文化帶給阿爾巴尼亞讀者。”對莫言作品的成功翻譯進一步增加了斯巴修的信心,之後他陸續翻譯了《中華思想文化術語》《中國歷史十五講》《中國經濟改革發展之路》等書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