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毗沙門天雕像與中國文化淵源
http://www.crntt.hk   2020-04-14 12:14:17
 
  唐朝安史之亂時,唐軍和於闐在西域共同對抗吐蕃(位於今西藏青海)軍隊的入侵,留下了一個神話故事:毗沙門天在城市將要被攻破時突然顯靈,身披金甲,左手托塔,右手持戟,幫助唐軍擊退吐蕃。此後毗沙門天作為軍神,在唐朝廣為流行,人們管他叫“兜跋(吐蕃)毗沙門天”。安史之亂後,各地都開始在城墻和城門上供奉毗沙門天。唐憲宗在位時,毗沙門天成了皇帝尊崇的“護國神靈”,舉國上下到處供奉,所以在從唐代晚期到宋代的石窟裡,經常可以看到毗沙門天。然而到了元代以後,毗沙門天逐漸被道教吸收,成了托塔天王,毗沙門天這個名字就沒有多少人知道了。

  在唐朝最信仰毗沙門天的時候,日本正在學習唐朝,於是也把這些文化帶回了日本並延續至今,現在日本民間的“七福神”裡有一個就是毗沙門天。當時日本還從唐朝帶回了一尊精美的木雕“兜跋毗沙門天立像”,供奉在首都平安京(今京都)的正門“羅城門”上。羅城門於980年倒塌,這尊雕像被搶救下來,在京都東寺保存至今,是日本的國寶級文物。

  兜跋毗沙門天立像高1.9米,身披金甲,左手托塔,右手持戟,腳下踏著兩個小鬼,兩個小鬼中間是地天女。雕像的材質原來以為是河南的魏氏櫻桃木,2019年測出是楠木雕的,日本沒有中國的楠木(日語裡的楠木是樟木),所以確認是唐朝中後期的作品。神像的手持物可以取下,原物被偷了,現在是按照原樣修補的。神像頭戴鳥紋高冠,眼瞳嵌著黑石,眼神看向左下方,嘴唇微張,能看到一點牙,眉目間神態生動,仿佛正要出征迎敵。這尊毗沙門天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極高,是世界上保存最好且最精美的唐代木雕。

  奈良國立博物館的《毗沙門天》特展上有三十餘尊毗沙門天像,除了這尊唐代的兜跋毗沙門天立像之外,其他都是日本的。日本早期的毗沙門天像全都是在模仿唐朝,例如東寺保存的兜跋毗沙門天立像在日本有好幾個早期仿製品。特展上有幾尊八至九世紀的毗沙門天像,雖然是在日本製作的,但是依然能看出唐代樣式。例如有一尊愛媛縣如法寺的毗沙門天立像,木心幹漆造,工藝風格和奈良唐招提寺的佛像頗為接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八世紀中期中國江南地區的佛像風貌。唐代的木雕毗沙門天像,在中國已經看不到了,日本也只留下一尊完好的,所以這幾尊仿唐的毗沙門天像成了見證時代的文物,格外珍貴。

  日本學習中國,主要是在唐宋時期,所以明清時期的托塔天王和哪吒崇拜並沒有傳入日本,但也正因為如此,日本原樣保留了中國唐代的毗沙門天文化並傳承至今,此次的《毗沙門天》特展,就是對相關文物的一次系統梳理。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